国际学校融合式教育不完全实践手册——北京新府学篇

2020-11-06 16:38:17 作者: 国际学校融合

新府学是如何因应疫情引起的留学“滞阻”现象的?

北京新建扩建国际学校,势必将引起对教育质量、素养教育,德才兼备人才培养领域的激烈竞争,对此,新府学外国语有怎样的应对准备和举措?新府学在行业中的优势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会儿,发给你一份我刚刚写完的、致新府学家长们的一份未来留学趋势分析报告,引用了很多新闻数据(注:本文结尾,可点击下载,《未来教师发展计划》首发)可以作为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教育部6月23日,在官网上发布一份官方声明,认为疫情对于留学的影响是短暂的。《人民日报》发布《加快和扩大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注:本文结尾,可以点击下载)。

我认为:

在我的报告当中,2003年发生非典,导致2004年和2003年出国留学下降6.3%和2.2%。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开始,留学的上升趋势达到了3.3%,2006年增幅达12.9%。虽然这次全球新冠病毒与非典情况不太一样——

在这些几百年历史积淀成的世界名校面前,所有的波折、曲折,以他们的维度看,都可趋于“拉平”。 更进一步,当我们回溯整个人类历史,还没有发生过任何“烈性健康事件”对人类的人才的流通和全球融合趋势造成不可逆的持续阻断性影响。

全球一体化尽管说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但这是一个像人类进化一样的世界发展趋势,短时间的波折不可避免,长时期的合作融合不可阻挡。 就像有人喝水呛了一下,这个人能说以后再也不喝水了吗?这么多国内的国际校在思考,那么多海外学校在思考,怎么可能会持续阻断。

就像黄仁宇先生说的那样,要“放宽历史的视界”。足够的纵深和视野,可以为我们汲取力量,减少颠簸。

另一个角度,我认为因疫情而发生的“滞阻”反而是件“好事”。

这对于所有的教育从业者、学生都是一次考验,逆境下求生存才能生出强者。这时候对学校运营能力、融资能力、师资队伍稳定性能力、紧急教学应急能力、家校沟通能力等等方面的优化,是一次严峻的大考;潮水退去,还在岸边的才是真正经过风浪市场检验的优质国际学校。

我也听说过那种沉溺于所谓现金流、被其麻痹的学校,必然被淘汰,对行业生态的重组,大浪淘沙也是一件好事。疫情对留学的影响不是本质问题。

另外在我的报告中,引用了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公布的一组数字: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总人数约为160万人,在3月份的时候仍然还有140多万人在海外继续坚持生活学习。当然,现在是9月,很多留学生回来了,从我身边的情况看,还有至少一半的留学生在海外。想一想,如果因为疫情,在海外的学生都不可逆地中断学业,未出国的放弃留学,这个后果,是学生、学校和教育行业都承担不起的,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从广义上已经被经验印证的方面说,人类求知和探索的本能不可能、也从未被任何事物持续阻断过;从狭义的个体理性利益上说,学生肯定想尽一切办法继续自己的学业,而最终能够完成。

细节来看,这么多国际化学校成立了,政府对消费基础的确认一定是有数据支持的;同时,也意味着国际化教育的消费已是一个时代潮流。所以这是好事,市场确认国际化学校是一个必然扩大的市场;同时大浪淘沙,质优者存。

Part 5

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中指出“我国将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深化与重要国际组织合作,大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