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老屋到百年大集:青岛老手艺人的手工榼子赶集路

2021-01-22 21:53:19 作者: 从百年老屋到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青岛李村大集始建于1892年,已有120多年前史,每当阴历二、七,大集一派昌盛热烈的现象。进入腊月后,大集更是人气爆棚。

王丕胜在大集并不起眼的旮旯出售自己制造的榼子。

王丕胜的手工榼子招引了不少顾客,还有顾客在他出摊前就在等候他了。

集市一角,69岁的王丕胜坐在自己并不太大的饽饽榼子摊后,没有叫卖、没有招引,仅仅静静地守望着熙攘攒动的人流。时不时有人被他摊上品种繁复的木榼子招引,从人群中挤出来在他的摊前问询选购,王丕胜耐心肠介绍和讨价,看着自己亲手做的榼子被各地顾客买走,偶然会幻想着他的榼子将做出被人欣赏的美丽馒头。

1月22日,记者来到即墨龙山大街王丕胜的家中。不赶集的日子,王丕胜就每日在他的老屋门厅里,借着门外的光线“咚咚噌噌”,一刀一锤地刻着木头榼子,刀刀熟稔,锤锤坚决,龙凤鱼鸟、寿桃满意,各种图样跃然木上,王丕胜还依据本年的属相多刻了一些“牛”体裁的木榼子,在集上比较受欢迎。

王丕胜为牛年规划制造了应时的榼子款式。

王丕胜告知记者,他现在住的这座房子是他老爷爷盖的,现已有一百多年前史了,他地点的村落祖辈上就做饽饽榼子,自己的爷爷、父亲都做过,而自己以此为生也现已40多年了。他的榼子依照传统,悉数选用纯梨木制造,年青的时分,他一天能做15-20个,现在年纪大了,一天一般只做10个左右。

不赶集的日子,王丕胜每日在家屋门前借着亮光制造榼子。

为了节约膂力进步功率,手工刻木前,王丕胜会用手电钻将木榼子依照图画大体形状挖坑,然后再手工修整和雕琢。

因为本钱大、手工要求高、耗时多等原因,商场上卖像王丕胜这种纯手工榼子的现已非常罕见。“现在素日里每赶一个集只能卖几百元钱,腊月里的一个集好的时分能卖1000元,刨除本钱其实赚不了多少钱。早些年好的时分一集能卖2000元左右,近些年商场上呈现了许多机器出产的榼子,多用榉木产值又大,卖得廉价,对咱们来说商场冲击不小,再加上疫情等其他一些原因吧,榼子没有本来好卖了。”但王丕胜自傲地称,自己的饽饽榼子有多年的手上功夫和规划,必定比机器榼子经用好用,不少馒头店和饭馆会专门来定做他的手工榼子,也有人会将他做的榼子作为工艺品或收藏品买走。

王丕胜制造榼子的款式图样都是自己规划绘出的。

新木在雕花前用柴火水蒸2小时,能让制造出的榼子愈加经用,不易开裂变形。

尽管生意没有本来兴旺,但王丕胜依然坚守着这份手工和日子。每当阴历二、七,早上5点钟天还未亮就动身,用40分钟左右的时刻,踩着自行车骑十几里路赶往惜福镇,再在惜福镇转乘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往李村大集地点地摆摊,下午3点多,再用2个小时的时刻赶回家中,每集往复,风冷无惧。

白叟在家自备了线锯,以便将扎实的板材切割成榼子的形状。

雕花前,王丕胜伸手拿起了他的老花镜,东西箱中运用多年的刻木东西已变得锃亮。

王丕胜刻起榼子刀刀熟稔,不一会儿,一个繁体的寿字跃然木上。

记者采访当日,69岁的王丕胜为榼子做刻花的时分,随手从东西箱中将一副有点歪腿的老花镜戴上。他告知记者,自己50多岁的时分就开端戴花镜了,只需身体答应就会将手工榼子做下去。关于自己的这门老手工,王丕胜仍是期望有后辈能承继下去,但有些无法的是,实际让家中年青人很难从事他的这份工作。

王丕胜的木锤也是自己从村外树上选材克己,握手天然的视点、分量都令他非常随手。

上一年春天,王丕胜又从东北一口气买了7吨梨木囤在家中,“咱们这行,不能等料没了才想起来买,影响出产。我早买下放在那里陈化一下,木材也会更好用,这些木材应该够我用好几年了。”他说,近些日子期望疫情情况好转,这样自己的生意也会好一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