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母亲携子女坠亡背后:为什么施暴者“消失”了?

2021-03-20 08:45:09 作者: 合肥母亲携子

一桩家暴悲剧发生时,施害者通常不愿意承认家暴,一方的失声甚至“神隐”,让关注点几乎全倾斜于另一方——受害者身上。

3月12日早晨,合肥一名29岁的女性携一对儿女从24楼跳下,三人不幸身亡。据家属透露,死者生前曾遭受过丈夫的家暴,事发前几日申请离婚,处在离婚冷静期。

死者的妹妹发文表示,为什么人没了,很想一问究竟,但目前男方及其亲属都联系不上。

而在家暴伤害中,一方“消失”的场景似曾相识,如前段时间的“拉姆案”。在一篇十万加的文章中,拉姆这一名字出现的次数是86次,她的前夫的名字是37次,并且是以“唐某”出现的。

很多人都知道受害人叫拉姆,却鲜有人知道向拉姆泼洒汽油的凶手叫唐路。

回顾以往舆论关注的家暴事件会发现,过度聚焦受害者可能会带来对其过往举动的非议和质疑,这无疑会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

相比之下,原本最应被追究、被审视的对象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正如美国律师兼教授古德马克所说:“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却忽略了那些造成问题的人。”

合肥母亲携子女坠亡背后:为什么施暴者“消失”了?

拳头代替沟通

有一些施暴者在做出伤害另一半的举动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某社交平台上的反家暴讨论区里,不仅有受害者求助的帖子,也出现了施暴者的求助信息。

一个动手打了妻子的男性发文称,害怕自己变成一个长期施暴的人。他想改变自己,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以及一个心理健康的父亲。

另一个男性表示,他在一次醉酒后因与女友产生口角而打了她几巴掌。事后他觉得懊悔,并寻求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在自述中,他坦承小时候目睹的一次父亲殴打母亲事件,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白丝带终止性别暴力男性公益热线负责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张智慧向大白新闻表示,他们经过观察研究认为,大部分施暴者的暴力行为都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

“男性的家庭暴力行为可以从原生家庭、社会上以及学校里习得。因为暴力对他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并且,我们的文化系统、社会、家庭容许、甚至鼓励他这么做。主流文化鼓励男性阳刚勇敢,鼓励其用身体力量说话,鼓励他用暴力行为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境下,暴力使男性觉得自己更具有支配力,更像个男人。即使他实施了家庭暴力,多数情况下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甚至有时根本不会有任何惩罚。”张智慧说。

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召集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方刚认为,家暴是性别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下的产物,本质上是权力与控制。

接受“白丝带”辅导与干预的顾伟曾谈到了自己第一次实施暴力行为的场景。

当时,顾伟与妻子正并排看电视。妻子想让他把收入交给自己理财,但顾伟一听到自己的钱要由女人保管,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重重地踢了妻子一脚,踢在了她的小腿上。

合肥母亲携子女坠亡背后:为什么施暴者“消失”了?

顾伟说,自己一开始是提高音量让对方感到恐惧,随后是否认、贬损对方,如果到这还没有控制住对方,接下来就是轻微的暴力行为,而最终,将演变成全面、更加严重、频繁的殴打行为。

他剖析了自己曾经的家暴行为:“其实就是施暴者的控制欲望在作祟。在外面受了委屈、掌控不了局面,回家之后就想掌控一些权力,想在小家庭当中实施一下。”

顾伟称,自己的成长环境充斥着暴力。他的爷爷是村子里出名的家暴者,不仅会打顾伟的奶奶,也会打自己的孩子尤其是顾伟的姑姑。他的父亲虽然没有打过母亲,但行走在外时,也常通过争吵、武力来解决问题。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顾伟在17岁时出现了暴力行为。他打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对此没有表示,而他的舅舅则是代替他的母亲,还给了顾伟重重的一巴掌。以暴制暴。

在这个家庭中,暴力代替沟通在人与人之间循环着、代际传播着。

最终,拳头落在了力量最小、最弱势的群体——女人和孩子身上。

家暴行为治得好吗?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陈敏在《涉家庭暴力案件审理》一书中将家庭暴力的施暴人分为三种类型:

一、偶犯型施暴人。这种类型偶尔施暴,后果一般不严重。这一类型如果愿意接受认知和行为矫治,预后效果不错。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为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这一类型则可能从偶犯型逐渐转变为两副面孔的施暴人。

二、两副面孔型施暴人。施暴人中的大多数,善于伪装。在社会上温和、平静,能为别人着想;在家庭中要求遵循男尊女卑的传统,以暴力行为使受害人服从。这一类型明知故犯、逃避责任,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求治。因此,他们接受认知和行为矫治的同时,必须有违法便受惩罚的压力,否则效果并不好。

三、疯狗型施暴人。这一群体不乏反社会人格和精神病患者。反社会人格的暴力行为严重,可能因虐待家人情节恶劣、伤害家人致残或致死被判刑,也可能被妻子以暴制暴杀死。而因患精神疾病而对他人施暴的人,占比非常小。

陈敏总结道,这三种类型的人数在社会上呈正态分布,即第一、第三种类型的人少,第二种类型的人多。

张智慧则发现,向“白丝带”求助的男性施暴者中几乎没有疯狗型施暴人,大多数都是第一种类型——正与伴侣处于恋爱关系或者婚姻早期,而且暴力行为并不是非常严重。如果这些人接受专业、及时的辅导和干预,暴力行为将会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白丝带”曾在2019年9月开展了一次“家庭暴力施暴者矫正辅导试点项目”,起初共有8位施暴者参与活动,后来有人退出,也有新人加入。

他们每周六聚集在北京,进行长达6、7个小时的讨论:结合自己的相关经历,一起讨论、反思“支配性男性气质”;认识家暴的本质、规律及伤害;学习处理情绪和沟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