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场堪称有史以来传播面积最广的一次霍乱疫病,席卷全国23省市、306个城市。
陕西尤为严重。
史料记载,4月26日上海发生第一例霍乱,5月23日传至武汉,到6月19日蔓延至陕西潼关车站,并迅速在周边地区传播。
7月份,霍乱基本蔓延至整个关中地区,8月份蔓延至陕北。
短短4个月,霍乱波及陕西境内50多县,报告病例60余万。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关中各县,十室九空,很多村庄几无人烟 。
当时报刊记载,"长安属西樊村,住户一百余家,近日虎疫猖獗,…全村一场惊恐,相率迁移远避,现该村已无人烟云"。
霍乱之猛,来势如虎,症状惨烈,死亡率高,民间因此称“虎疫”。
霍乱之“虎”,不得不防。
当时驻陕的杨虎城将军宣布成立临时防治霍乱委员会,改西安市平民医院为西安临时防疫医院,专门负责收治传染病人员,并在疫情较重的地区成立临时防疫处。设立专门的“虎疫”治疗所,对感染的人员进行隔离和治疗;
药品实行管制,对军队、政府人员和平民注射霍乱疫苗,印发诸如提醒注意用水、严防苍蝇、禁食生冷、隔离病人等传单,关闭娱乐场所,全城进行消毒。
经过全民努力,霍乱终被控制,陕西打赢了这场惨烈的“虎疫战”。惨重的伤亡数字也为以后处理瘟疫等突发事件积累宝贵经验。
此后,陕西有了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就是现在西安市第八医院(下称“西安八院“)的前身。
现在,登录该医院的官网,可以看到医院的简介里还写着“始建于1933年,是当时主政陕西的杨虎城将军针对1932年夏季陕西霍乱大流行设立的专科医院。”
2020年新冠疫情来临时,西安八院被列为西安市首例新冠患者收治医院。
抗击疫情以来,该院医护人员连续奋战,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6例、无症状感染者203例。其中收治本土确诊病例50例,无症状感染者25例,全部治愈出院;收治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266例、无症状感染者178例;现有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祝英雄的刘医生早日康复。”“向战斗在一线的防疫工作者致敬!”“愿我的战友平安归来!”“进入隔离区连续工作21天,敬佩又心疼。”
这是2021年3月18日西安八院检验师刘某被确诊新冠后,医疗同行们发出的最多的心声。
当天,“西安发布”公众号发布消息称,3月18日凌晨,西安八院隔离区一名刘姓检验师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普通型)。
该检验师为女性,今年36岁,在西安八院隔离封闭病区检验科主要负责隔离病区内患者的核酸采集、实验室检验工作。
3月3日,刘某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3月4日进入隔离封闭病区开展核酸采集、实验室检验工作,一直在隔离封闭状态下工作和生活,与外界没有接触。3月11日,每周例行核酸检测阴性。3月4日至3月16日每日监测体温均正常。
到3月17日上午,刘某开始出现头痛,体温37.9℃,胸部CT异常,核酸检测结果为可疑。西安市疾控中心复核,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可疑。工作人员立即再次采样,将标本送陕西省、市疾控中心复检,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最终,经省市联合专家组,该病例系在隔离封闭病区内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确诊为普通型病例。进入西安八院接受隔离治疗。
令网友心疼的是,抗击疫情以来,刘某已经3次进入隔离病区工作,每次连续工作21天,不与外界接触。
该院隔离封闭病区专门收治新冠确诊患者,病区外围安装有围挡,通过“硬隔离”方式,实行封闭式管理。
刘某每次进入隔离区前,要先核酸检测,“阴性”方可入内工作。工作期间,每日监测体温,每周核酸检测,工作满21天,还要进行2次核酸检测和CT检查,阴性后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隔离,其间再进行2次核酸检测,隔离观察期满,无异常后方可解除隔离。
一位检验科同行的评价,对于奋战在抗击新冠一线的检验人而言,每一次检测都意味着感染的风险,除了需要不断强大自己的意志力,还要在身体上扛得住。
刘某已积累三次实战经验,强大了自己的意志力,扛住了三个21天的封闭,可谓是成熟的“战士”。
不曾想,却还是在本次(第4次)进入隔离病区后“中招”了。
2020年底,北京的两则新冠确诊病例“流调”通报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最早通报的病例是一个家住北京顺义的34岁男人。
他每天需要往返50公里去海淀上班,白天通勤,晚上复习考研,还要抽空超市采购和忙于带娃早教,临考前三天,被安排出差(单位不知道他在复习)。
被确诊后,他放弃了悄悄准备许久的考试。
不少网友对此感慨,既有对“人到中年”仍勤奋好学、奋斗不止的赞赏,也有对将各种生活“重担”扛在肩膀责任担当的钦佩。
第二个通报的确诊病例是一位32岁女性。
她白天她要在顺义上班,晚上22点到凌晨2点,在快递一个站点做兼职。所谓的兼职,其实不是偶尔,而是成为了她的生活常态。
一线城市职场人的心酸,在这则“流调”里一览无余,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共鸣,甚至掀起了一波“晒惨“浪潮。
虽说事情都有两面性,过度强调任何一面都不客观,甚至有片面放大焦虑、渲染消极情绪之嫌,却也从侧面显示出,事情的两面性并不是总处于均衡状态。
如果将刘某的“流调”也加入“比惨”案例,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然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工作内容、工作的使命不一样。与其说惨,不如说刘某更让人心疼和心酸。
连续21天的工作、全封闭、无外界接触,恐怕身在一线城市的职场人士也少有经历。而刘某已经经历了4次。
与此同时,她所处的工作环境存在着比普通人更可能感染新冠的高压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新冠疫情期间,检验医师的工作环境基本都处于风险之中,更何况刘某所在的是隔离病区。每一次检测都需要经历采集、保存、样本处理、检测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