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术后与医护人员合影。医生供图
福州新闻网4月1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林之樱/文 医生供图)日前,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完成了全省首例“纯国产”人工心脏“火箭心”植入手术。有了这颗“机械心”,患者术后能像“钢铁侠”那样,活力满满地长期生活。
男子安了一颗“火箭心”
手术受试者,是苦等供心的48岁江西男子老张。5年前,老张因经常盗汗、气喘、乏力,被查出患了扩张性心肌病。发病后,他吃了不少药,但病情持续恶化。近一年来,因射血功能差,血液淤积在心脏里,他的心脏已大如牛心,诱发终末期心衰,导致呼吸困难、无法平躺,日日夜夜饱受折磨。
“换心是我唯一的活路。”老张说,近一年来,他一直在等待供心,但没等到匹配的。后来,他打听到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是全国最早实操人工心脏植入术的三家医院之一,正在征集“机械心”受试者。3月底,老张就来到协和医院就诊。
4月1日,协和医院心外科陈良万、戴小福教授与天津泰心医院院长刘晓程教授合作操刀,在老张的心脏旁边,安装了一颗“火箭心”。重获“心”生后,老张的呼吸畅快多了,手术次日,他就能说话、进食,三天后,就下床活动了。目前,他还住在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观察。
“除了不能游泳、洗澡需戴防护套、不能接近高磁场环境外,患者术后可以正常活动。”陈良万说,目前的人工心脏都属于“机械心”,外壳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钛合金,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强耐腐蚀性等优点,若是“呵护”得好,能使用10年以上。
患者背个包就能出门
“人工心脏的主要作用有三种。”陈良万介绍,一是作为等待心脏移植的过渡,为等待供体的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待心脏休息好,功能恢复后撤除;三是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支持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我们把人工心脏装到病人左心室上,重新建立一个循环系统,让患者衰竭的心室得到休息。同时,病人右心室还能使用他原来的系统。这两个循环系统可平衡运行。”陈良万说。
据了解,人工心脏由植入体内的血液泵、人工血管、体外控制器、连接体内血液泵和体外控制器的泵缆组成。“火箭心”的体外控制器仅340克,通过一根电线,连接体内约190克的组件血泵。体外控制器每次需安装两块电池,每块电池可使用4小时~6小时。患者外出时,可将电池放入包中,背在腋下两侧,同时使用控制器腰包,携带方便。
比“进口心”价格更低
2019年3月,本报曾报道过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启动我国第一款可植入式人工心脏“永仁心”招募受试者的信息。当年6月,本报报道了我省首例“永仁心”的植入手术,受试者是一名来自龙岩的37岁男子。术后,该男子能一口气爬上七楼,还能打羽毛球。陈良万发现,目前,这名男子的心脏已恢复正常大小,有望撤掉“机械心”,让自己的心脏重新“上岗”。
记者了解到,“永仁心”为中日合资生产,原件大部分依赖进口,在中国组装。如今,新问世的“火箭心——Heart?Con心室辅助装置”,是首个所有零部件都由中国制造的人工心脏。“火箭心”凝聚了国内研发人员的十年心血,具备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上可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进口“机械心”,价格低得多、重量轻得多,手术也较为简化。
陈良万介绍,正在征集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参与“火箭心”的临床试验,符合条件者可免除人工心脏材料费,大部分诊疗费均可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