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别拿“量子”当幌子

2021-04-13 23:32:57 作者: 焦点访谈:别

通过所谓的量子波动,蒙着眼睛快速翻书就能掌握书中的内容,真的会有这样的方法?记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求证,这是研究人脑发育与学习能力发展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刘超说:“外界的光来了之后,先通过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变成神经信号,到大脑上的视觉皮层,大脑是处理光的过程,不存在自己内部能够发光,所以这个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按照专家的解释,大脑不能发光,人必须要通过眼睛才能看到东西,这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只是钻了大家对“量子”技术认知不足的空子。可这两年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打起了量子的主意。实际上,这种借用高新科技概念进行市场炒作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几乎每一种新科技的兴起,都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拿来炒作。这次商家又是用的什么办法来套路消费者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商家们在推销商品时,很善于利用消费者对新科技的兴趣,会借用最前沿的“量子”科学成果,来增加“产品”的可信度——第一步:伪造“量子”身份。

某“量子”设备研发公司工作人员说:“量子通信、量子卫星现在都在我们公司园区里面,我们用的叫声光电波,量子卫星计算机用的是其他技术,但是概念统称为量子。”

普通人不懂什么叫声光电波,也不知道“量子通信”用的是什么技术。可大家都听过“量子通信”,听说产品用的是和“量子通信”的一样的技术,消费者自然会对这产品多了几分信任。而这只是套路消费者的第一步,为了让宣传炒作更逼真,商家还会在推销产品时用一些听上去就很高大上的“量子科学”术语——第二步:盗用“量子”概念。

某生命健康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量子纠缠’就是在调整人的循环,它能调理身体的免疫功能和加速身体代谢机能,所以我们这个项目也叫重启生命能量。我们的客户都不是奔着治病来的,每年春天都要来7天做个康养,要给身体整体做大保养,就像车开一万公里要放4S店保养是一样的。”

记者上网查询后发现,这“量子纠缠”确实是量子科学术语,可这“量子纠缠”到底是什么意思?和“人体循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范桁说:“量子纠缠是非常困难能做到的,要产生量子纠缠对实验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肯定不能用于人体保健。”

原来,“量子纠缠”和“调节人体循环”没什么关系,商家用这些听上去就很高大上的专业术语来宣传,其实只是为了增加“量子”产品的可信度。商家拉大旗作虎皮,先是打着“量子通信”的旗号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再盗用专业的“量子”科学术语,进一步套路消费者,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种种宣传真假难辨。最后,商家还有一招杀手锏——第三步:编造“量子”奇效。

某美容会所工作人员说:“如果量子一开启,上面就特别活跃,蹦蹦跳跳的,隔一个手它能穿透皮下12厘米,参与细胞代谢循环,因为量子都是现在比较先进的,比方咱们手机,为什么世界上wifi信号都能搜到,都是很快速的,穿透渗透很强,参与细胞代谢,才能达到循环。”

这位工作人员的说法靠谱吗?

袁岚峰说:“实际上这跟量子没有关系,这是微波技术,它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意义的量子技术,如果拿这个去问那些搞通信的工程师,他们肯定笑掉大牙。”

商家将“微波”和“量子”张冠李戴,其实就是为了用通俗易懂得语言套路消费者,让他们相信产品神乎其神的功效都和“量子”有关,这样消费者也就愿意为“量子产品”买单。那么面对商家这样环环相扣的套路,消费者该怎么办呢?

袁岚峰说:“对量子而言,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据,就是民用的肯定是假的,实际上高深的技术都有个特点,就是它们本身的原理是非常精确的,但是它们跟保健都离得很远,因为人的身体是特别复杂的系统,任何人都不会把一个技术立刻先用到身体上。”

现在,我们基本可断定,量子科技还没有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些打着“量子”旗号进行营销的生活产品,不仅涉嫌虚假宣传,有的还涉嫌违法。前有纳米,后有石墨烯、量子等,只要科技上有一个突破热点,就会有不少商家拿来做噱头,利用人们的知识盲区和消费热情来招摇撞骗。而一旦深陷其中,钱财受骗不说,还会耽误病情。所以,提醒大家对这些蹭热点的养生美容类产品多些警惕的同时,有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及时关注这类伪科技,科学监管、规范秩序、净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