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为大明奋斗半生的人走了。他为大明留下的,不仅是固若金汤的关宁防线,不仅是支撑辽东战局的袁崇焕,也不仅是几本汇聚心血的兵法。他为大明留下的是一种精神。"
大明王朝自朱元璋创立之后,几代帝皇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四方来朝,堪称第一帝国。但是随着明朝内部权力斗争的风起云涌,外部又有少数民族虎视眈眈,自土木堡之变以后,明朝国力大损,已经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了。
彼时,明朝廷仍是处在尔虞我诈的内斗中,党朋之争、宦官专权等,整个朝廷乌烟瘴气。放眼民间,民不聊生,百姓生计艰难,对朝廷的不满日益强烈,农民起义频频发生。
大明皇帝自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是所有的问题看起来简单,明明白白就摆在那里,处理起来却并不容易,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稍微动一根小指头都会掀起狂风巨浪,早已经风雨飘摇的明朝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当时的明朝中有一位才华盖世的大将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试图解救明朝于危难之中。他就是孙承宗,最后兵败被杀,他说道:"只要我孙氏还有一人在,必灭清"。三百年后,被一个个应验!
孙承宗与人为善,贤名远扬
孙承宗是明朝有名的军事战略家,教育家等,头衔一大串,可见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是通过正规的科举道路逐渐进入朝廷核心位置,还担任过皇帝的老师,深得皇帝的信任,在朝中颇具威望。
虽然受尽恩宠,可是孙承宗为人谦虚低调,处事谨慎妥当,在硝烟弥漫的大明王朝里面混得如鱼得水,人人称赞不已,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当时很多学富五车的文人会打心底里看不起武官,认为他们成天只会舞枪弄棒,胸无点墨,在打天下的时候当然需要这样的武夫,如今大局稳定,要治理天下当然需要运筹帷幄的文官。
甚至在明朝建文年代的时候重文轻武的现象一度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大量武官被削职,文官被火箭提拔,造成文武官员矛盾重重。
可是,孙承宗从来没有对武官低看一眼,他跟火爆性格的祖大寿、血气方刚的吴三桂、世故圆滑的毛文龙等武将都能做到和睦共处,口碑极好。武官喜欢爆粗口,喝酒啖肉,行事粗鲁,孙承宗毫不介意,视他们为知己。
临危受命,御敌千里
当时,早已经在关外蠢蠢欲动许久的后金终于安耐不住心中的野心,开始举兵进犯辽东等地,这些草原上的精兵铁骑骁勇善战,行动快如闪电,攻时气势如虹,排山倒海,撤时无影无踪。
这种作战方式令明军极不适应,秣马厉兵、枕戈待旦,一个敌人也找不到,等到大军疲倦,要休养生息,敌人却又从哪个旮旯角落里窜出来,打你一个措手不及,毫无招架之力。朝廷派出的大将连连战败,损失惨重。皇帝整日里忧心忡忡,唉声叹气。
这时有人向皇帝举荐孙承宗去领兵打仗。他们认为孙承宗饱读兵法,军事理论知识渊博,各种作战方式了然于胸,曾经指点过部队打仗,那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啊。
可是皇帝却舍不得孙承宗干这么冒险的事情,犹豫再三,终于在又一封惨败的急报飞进来以后,皇帝再没有选择的余地,派孙承宗上战场。
孙承宗果然不负众望,他走马上任之后,先是实地考察,辽东的地理位置,军队整体情况,孙承宗阅历丰富,看问题眼光毒辣,很快就找出问题所在。
然后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修缮营房,操练士兵,派遣守军等,各项工作开展地有条不紊。在之后与后金的大战中,孙承宗沉着指挥,灵活变换战略,把皇太极打得抱头逃窜,很长时间不敢再来进犯。
不肯结党营私,埋下祸端
孙承宗声望大振,朝廷对他的各种嘉奖如雪片般飞来,他顿时红极一时,成了人人想要巴结的重量级人物。就连当时宦官首领魏忠贤也想千方百计拉拢孙承宗,哪知孙大人一身浩然正气,根本不愿意与魏忠贤之流同流合污,严正拒绝魏忠贤的示好,两人由此结下梁子。
孙承宗守卫边土,扩充军队,严明纪律,操练有素,形成了一道强有力的屏障,清军在塞外恨得咬牙切齿,却是半步不能进攻。
崇祯四年,孙承宗巡视边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奏折上报朝廷,对如何防御后金入侵的问题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看法和对策,皇帝读后大为赞赏,全部恩准,还拨发了好多的银两。
明朝彼时国库空虚,连官员正常的俸禄下发都困难重重,一下子拨了那么多钱给孙承宗,可见对他是特别的信任。可是这一番举动却遭来了朝中很多人的不满,只是如今孙承宗守土有功,旁人自然不好多说,这也为孙承宗后来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孙承宗大修边城,想要加牢巩固城墙,这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料清军却在这个时候大举进攻,杀个孙承宗一个措手不及。
孙承宗带着部下赶紧去救援,同时要求辽东巡抚马上发兵援助。哪里知道辽东巡抚却举棋不定,瞻前顾后,一再改变出师的日期。冲锋陷阵的明军因为缺少后援而被清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新建的城墙也被清军全部捣毁,可谓功亏一篑,损失不计其数。
这一下,孙承宗成了众矢之的,当初本来就对怀恨在心的阉党宦官一流总算是抓住了把柄,动员朝中其他大臣,向皇帝弹劾孙承宗,言辞激烈,慷慨陈词,把孙承宗说得十恶不赦,万死难辞其咎。孙承宗一怒之下,请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