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洪灾最新损失公布,为什么这么少?

2020-07-16 20:17:45 作者: 中国南方洪灾
北京时间7月13日,中国南方“大洪水”的最新初步损失公布,直接经济损失861.6亿元人民币。尽管损失巨大,但是“奇怪”的是面对比1998年长江大洪水更大的降水和洪涝灾害,中国公布的经济损失竟然如此之小。不仅小于1998年长江大洪水造成的将近2,48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更是比2003年、2016年的中国南方洪水损失小得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急剧扩张,无论是受灾面积,还是受灾人口,尤其是经济损失却都在大幅减小,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在“隐瞒”真相,还是另有玄机?
2020年中国南方洪灾,大量民房被淹,截至7月13日7时,共有141人死亡失踪。鄱阳湖流域正面临199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汛形势。图为7月13日,江西上饶市的部分村民房屋和农田已被洪水淹没。(人民视觉)
正所谓“福不双降祸不单行”。2020年中国在经历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打击,经济刚刚有所恢复之际,一场大洪水又在中国南方肆虐。从6月1日到7月12日,中国长江流域经历了6次强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达403毫米,已经超过了1998年358毫米的,成为自1961年中国有完整气象资料以来的最大降水过程。
截至7月12日,中国长江中游地区几乎所有水文站全面超警戒水位。鄱阳湖星子水文站水位已经是超过1998年洪水位。长江武汉段水位已经高于警戒水位近1.37米,九江段长江大堤告急。鄱阳湖(长江中游的最大湖泊)多出圩堤出现漫堤决口险情。中**队已经接到命令,和1998年长江大洪水,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一样,已经奔赴灾区、参加抢险。
7月12日,中**队和****,正在如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2008年汶川地震一样,再次赶赴灾区进行抗洪抢险。图为中国**江西总队官兵在鄱阳县昌江圩堤处置险情。(新华社)
长江干、支流洪水暴涨,外加严重的内涝,正在酿成比1998年中国长江“大洪水”更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按照常理推算,中国南方应该是一派洪水滔天、房倒屋塌、哀鸿遍野的场面,中国经济更应该是一片凄风惨雨。一些媒体也在就此唱衰中国,中国的三峡大坝和**的治理能力也再次遭受质疑。
为应对此次洪灾,****已经启动应急预案,大量民众被疏散正在被疏散。图为7月11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地势低洼地段的民众正在进行有序转移。(人民视觉)
然而“事与愿违”,相比于中国“洪灾”的严重程度,此次中国遭受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却小得多。北京时间7月13日,据中国国家减灾***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表示,截至7月13日7时,2020年以来中国的洪涝灾害只造成了141人死亡失踪,倒塌房屋2.9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1.6亿元。尤其是中国南方暴发的流域性洪水已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690亿元。
这和1998年长江大洪水造成的3,600多人死亡失踪、566万间房屋倒塌,以及将近2,48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相比,中国遭遇损失已经大大减少。死亡人数降低了近96%,房屋损毁降低了近99.5%,经济损失降低了近72%。如果考虑到从1998年到2020年的通货膨胀,此次南方洪水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甚至不足1998年长江大洪水的10%。
这似乎有些不合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此次长江流域洪水水量上涨了近10%,而中国的损失却在大幅下降。尤其是相比于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高速扩张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害造成损失应该更大。但是,为什么会越来越小呢?
其中必然另有隐情,必然有一些真相和事实被隐藏和忽视了。只是,这次“隐瞒”真相的不是****,而是来自媒体的“疏忽”。在大多数媒体聚焦于****、中国的**问题和经济危机之时,****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大规模的国土改造、自然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首先是三峡大坝的建设,它的建成阻拦了长江上游的绝大部分洪水,致使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下游洪峰流量被消减了接近三成。因而从根本上杜绝了长江水患对中国大中城市的致命威胁。
在洪灾到来之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已经完成提前泄洪,为拦截上游更大洪水做好准备。图为长江三峡大坝正在开启泄洪深孔泄洪。(视觉中国)
其次是中国对于长江堤防工程进行了整体提升、加固。1998年时长江大堤几乎全部是土石结构,甚至由于**横生出现了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这使得天灾变成了**,继而扩大了1998年洪水的危害。而目前,长江堤防在重点城市和险工险段都已经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开展“**运动”以来,尽管**案例依然时有发生,但是在长江堤防,这种重大工程上的偷工减料已经罕有发生。中国类似于武汉、九江这样的沿长江大中城市,只有内涝而没有受到洪水冲击。这是导致此次洪灾中人员和经济损失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
同时,从1999年之后,****大规模的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湖、清理侵占河道设施等等工作。2015年,**更是开始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于地方官员实施“环境保护”考核,以及“生态破坏”一票否决制和“河长制”。流域性的环境治理、河道疏浚、防洪防灾机制已经形成,而且责任落实到了具体官员。
也许生态文明,这种看起来比较“务虚”的提法没有引起媒体的关注。不声不响的中国“生态体制改革”也被关于中国此起彼伏的“环境污染”报道所掩盖。但是,在大灾来临之后,一切改革的成效终于显露出来。原来河道里的民居、工厂已被沿河公园取代,原先占用湖区的耕地、村落也成为了湿地保护区。山区的村民被生态搬迁至山下平坝,甚至更远的平原地区。这些都使得此次洪水带来的经济算是急剧下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