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17米孤本“兰亭图帖缂丝卷”将亮相 这个长卷太不寻常!

2021-04-14 21:59:01 作者: 乾隆17米孤

4月14日,“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宣布将于4月-5月举办全国巡回特展,先后亮相北京、上海、深圳。此次特展由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北京保利拍卖承办,云杪文化协办,北京首展将于4月23日-5月10日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

本次特展以首现的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诗文稿》和“缂丝之王”乾隆时期《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两组重磅展品为轴线,涵盖玺印、书法、缂丝、瓷器、玉器、文房砚墨、宗教法器与工艺陈设等诸多品类,百余件宫廷艺术珍品,全面呈现乾隆宫廷艺术的成就,还原弘历“十全老人”的帝王理想,并以此探析乾隆对18世纪的盛清及后世的深刻影响。

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诗文稿》首现

清宫档案再添重磅史料遗珍

上个世纪初,出现了一宗中国宫廷档案史上最重大的发现,“内阁大库”档案。这是皇家档案的代表性收藏。而作为帝王的私人行为,尤其是御制诗文书稿,无论其品级或是价值,均可比肩于内阁大库档案。清宫内阁大库档案,主要为行政类档案,内容涉及行政指令,官员相互往来和皇帝的批复等。宣统元年,曾有部分清宫内阁大库档案不慎散佚民间,该事件引发20世纪初学界震动,将其与同期发现的“殷墟甲骨”“敦煌经卷”“战国秦汉竹简”誉为“四大学术发现”。

乾隆御制诗文稿秘藏于紫禁城内,为乾隆亲笔书写。2014年,北京故宫库房曾发现两个雕漆大箱,其中有两万八千多页乾隆御制诗文稿,目前,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硃笔和墨笔御稿共有五万多页。

乾隆御笔诗文稿的意义和清宫内阁大库档案一脉相承,珍贵而稀缺的御制诗文稿,有如下特点:首先,御制诗文稿是乾隆本人创作并书写,是乾隆皇帝高深文学素养和书法功底的集中体现;其次,是乾隆在位执政期间,个人思想与精神世界的珍贵呈现,折射出乾隆皇帝的内心世界;第三,乾隆御制诗文稿是清宫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清宫档案乃至故宫学的重要历史文献。因此这些史料也成为很珍贵的信史见证物,也正是基于此奠定了乾隆盛世。

本次展出的《乾隆御制诗文稿》,包括六十四纸和一本《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祝寿颂词册页》,具有重要的清宫档案文献史料价值。特别是这本祝寿颂词册页,是乾隆以‘孝’治天下的一种见证。乾隆一生留下四万余首御制诗和千余篇御制文,对于这些作品不应仅仅停留于艺文研究的层面,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御制诗文创作,还建构起一套治国的文化准则。

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外、首现的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诗文稿”,皆为乾隆晚年(60岁-80余岁)所作,从中可以洞悉乾隆皇帝的诗文理想与家国理念。“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是清朝帝王的治国纲领,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帝王,恪守一生,晚年尤甚。其中的四组御稿尤为珍贵:其一,御制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隆从《周易》的“天行健”出发,认为只有杜绝私欲、克己复礼,才能在耄耋之年确保“金瓯永固”运转不息,折射了耄耋老人的“敬天”之意;其二,行书御制诗《阿桂奏报荆州被水缘窖金洲涨沙激水之故诗以志愧》,是乾隆治理荆州水灾后感发之诗,展现了古稀天子的“爱民”之心;其三,御制文《八徵耄念》系列,从儒家经典《尚书》中汲“八徵”之法为治国之道,展示了一代帝王的“勤政”之志。这些诗文,既是乾隆的“自勉独白”,亦是向天下塑造“圣王”形象之举。其四,还收录有为十七件绘画所作的二十首御制题画诗,部分画作著录于《石渠宝笈》,这些题画诗将为故宫书画研究有所补益。

具体来说,这组《乾隆御制诗文稿》的价值还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7米孤本巨帙“缂丝之王”再现

“兰亭”主题集大成之作

乾隆时期《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被誉为“缂丝之王”,全卷长约1715厘米,宽约32厘米,共60个人物、9162字,是乾隆帝一生浩瀚“兰亭文化工程”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兰亭”主题的集大成之作。

乾隆一生对“兰亭”文化的推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69岁刻制“兰亭八柱”到70岁“补刻兰亭图端石”,再到85岁左右织造完成本卷“兰亭图帖缂丝卷”,包括一生创作的10首“兰亭”御制诗——乾隆建立了一项庞大的“兰亭文化工程”。背后深层原因是:清代统治者只有在汉族文人圈层建立高层的文化认同,才能真正获得道统的认同,而传承1400余年的“兰亭”文化成为关键枢纽。

其三,《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皇室珍藏传承有序,是《石渠宝笈》著录缂丝品类中的“皇冠上的明珠”。该卷一直秘藏于紫禁城建福宫延春阁,直至1922年,溥仪以赏赐的名义,流出故宫。大约半年之后,建福宫花园大火,所幸《兰亭图帖缂丝卷》因此躲过一劫,遂成传奇至宝。

百余件乾隆宫廷艺术珍品集结

系列文化活动,重访盛清文明

此次即将展出的百余件乾隆宫廷艺术珍品,涵盖了玺印、书法、缂丝、瓷器、玉器、文房砚墨、宗教法器与工艺陈设等诸多品类。

玺印,在中国历史上是权力的象征,天子御玺代表“皇权天授”。乾隆一生尤为重视玺印制作,此次共展出乾隆天子宝玺十余方,完整跨越了乾隆从登极之初、到古稀之年、再到耄耋之年,终成太上皇帝的60年历史。一方方宝玺如同乾隆皇帝的里程碑,代表着他在不同阶段对皇权的思考和理解,勾勒出“十全老人”的深厚学养和帝王之道。

有四件(组)乾隆宝玺尤为值得关注:其一,铜点金异兽钮“乾隆御览之宝”,此印制于乾隆三年,代表着年轻弘历的古雅品味,亦是乾隆一生最为重要的书画鉴藏印。其二,寿山芙蓉苍龙教子钮“古希天子之宝”,此印是乾隆七十大寿时所制,以勉励自己不可怠政,是其恪守“勤政”祖训的见证。其三,清乾隆御宝交龙钮白玉玺(二方)“八徵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堂八徵耄念宝”,此组为乾隆庆贺八十大寿所制,折射出耄耋老人的“勤政”之志。其四,御制白玉双龙钮宝玺“太上皇帝之宝”,记载着他执政六十年后,完成禅位的夙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