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怎么看?喝骨头汤能补钙吗?如何使用急救药?头孢的死对头是什么?大家的众多疑问,都可以在三位医生姐姐的播客中找到答案。三位就职于北京同一家医院的闺蜜,药师+医师+营养师的王炸组合,相约在喜马拉雅开播客,分享你应该知道的、想知道的、好玩、有趣、靠谱的健康科普内容。
2021年年初的一天,程程带上自己做的小蛋糕,与闺蜜韩旸、藜莉见面。 这一次,与她们过往的见面都不同——身处北京某录音棚中,她们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聚焦一个个医学知识。不变的是,闺蜜见面依旧气氛热烈,妙趣横生。
这是她们成为喜马拉雅播客的第一次节目录制,虽然没有身披白褂,三位医生闺蜜仍深感这是对医生职业的一次全新的探索。
自1月以来,55+条音频相继推出,一道奇幻的火花在三个“了不起的医生姐姐”与听众之间熠熠发光。
从闺蜜到“王炸”组合
回忆第一次录音,程程、韩旸感觉松弛,聊得尽兴而痛快,藜莉则因为太紧张,“声音有点没拉开”。
三个闺蜜,同属北京一家综合性医院,都已为人母,连老公都齐刷刷的同为医生。
但在相似的职业身份背后,她们又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与迥异的性格特质。程程是临床营养师,可爱心细,韩旸是内分泌科临床医师,知性热情,藜莉是临床药剂师,严谨率直。
喜马主播:韩旸
互补的性格让她们成为朋友,而她们相异的医学出身吸引了一个共同朋友的关注。这位朋友是一位深耕健康战线多年的资深记者。在她看来,谁没有用药经历?谁家没有“三高”人群?谁能离开日常吃喝?这种日常且实用的医学知识科普,特别适合通过音频的方式传递。
在她的撺掇下,三个医生姐姐以“王炸”组合出道,正式入驻喜马拉开播客。
“了不起的医生姐姐”播客录制中
在工作的场景里,三个医生姐姐常常并肩作战。韩旸为患者看病诊治,藜莉根据诊治方案,随时调整用药,并监控用药效果,程程则为患者进行运动营养的相关宣教。
在音频的时空中,她们达成了一个更高远的共识——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怎样活着才能真正健康。
对医学无处不在的误解
作为临床营养师,程程常常参与对患者的会诊。当她告知患者自己是营养师时,对方总是表达着对医院食堂餐食的评价,让程程哭笑不得。
她曾接诊过一个孩子,全身发黄,问询后才知道孩子母亲听闻胡萝卜可以补肝明目、清热解毒,便每天都给孩子吃胡萝卜,致使孩子胡萝卜素摄取过量,手脚身体泛黄。
喜马主播:程程
程程说,这是一个极端却并不鲜见的事例。她所属的西医将食物分解成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等元素,中医则更强调食物的功效,大众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常常过分强调某一食物的功效,而忽略了营养的均衡性,从而产生了一个个因“养生”而出现的营养问题。
藜莉和韩旸同样面临着这样普遍而根深蒂固的误解。很多人知道吃了头孢不能喝酒,却不知服用了降糖药同样不应饮酒,一些人执着于减肥,却没有将异常的减肥效果与甲状腺疾病相关联。
喜马主播:藜莉
在各自的岗位上,她们几乎苦于相同的境遇:要不因为太忙,无暇对患者做过多的科普;要不患者抵触,根本不愿认真听取相关知识。
播客,让她们得以发现并剔除自身的偏见与误区,也为她们提供了一个稳固的输出窗口,触达在现实中无法触达的更多人。
在一期关于减脂的节目中,藜莉与韩旸本来认为这个话题并不重要,与其学科关联度也较低,但当她们以听众的视角参与话题讨论,反而拓宽了知识边界,形成了更好的互动。因为藜莉对HPV疫苗的科普,程程在节目录制后终于决定注射HPV疫苗。
在播客里,她们是科普者,也是被科普者。
不懂传播的医生不是好播客
现在,韩旸醒来的第一件事是刷各类专业医学知识公众号,并把可做备用选题的记下来。她会有意识地刷热点话题寻找选题灵感。每期节目上线后,丈夫会认真收听,并向她提出一系列意见。
闺蜜们的微信群成了一个小编辑部。她们热火朝天地讨论临床患者的病例、热搜里的热门事件,从中产生了《警惕我们的小心肝》《“猝死”医生姐姐有话说》等一期期紧扣热点的节目。
从医生到播客,姐姐们完美切换着身份。她们不只通过自己医者、母亲、子女的身份不断扩大选题阈值,还依靠学习模仿让自己更赋语言魅力,使医学知识科普更被听众所接受喜爱。
仅在两个月内,她们持续不断地更新着《了不起的医生姐姐/1分钟健康提示》与《2021和医生姐姐做朋友》两个专辑。《1分钟健康提示》以最短的时间释放更大的知识含量,《2021和医生姐姐做朋友》在轻松自然的聊天中传递医学知识,并阐释背后的原理。
古语有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作为闺蜜与朋友,姐姐们收获了更多默契,作为科普播客,她们有了更大的野心——她们希望集上医、中医、下医于一身,既告诉听众如何认识疾病、战胜疾病,也教会大家如何以科学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
她们说,身为“了不起的医生姐姐”,她们能送出的最好的礼物就是让每个人都拥有“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