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盲盒刚上线就秒光:在线旅行平台开启拉客团战

2021-04-24 14:53:34 作者: 机票盲盒刚上

郭乐春分析,第一天去哪儿五一盲盒活动的参与用户中,七成以上为“95后”。从历次盲盒销售的情况看,盲盒产品吸引了不少从未在平台注册甚至从未购买过机票的人前来购买。“今年机票价格普遍恢复至疫情前,盲盒产品更适合航空公司和平台拉新。”郭乐春说。

年轻人热衷盲盒产品,在线旅行平台借势营销也无可厚非。可问题是,这种靠补贴及采购航司尾单的的营销方式能维持多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分析称,从购票方式看,有的第三方平台从航空公司购买机票尾单,有的平台则实行补贴购买机票。总体来看,各方都在积极推动整个国内旅游市场复苏。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机票比火车票贵的多。”吴丽云指出,其实,国外有不少廉价航空,比如美国西南航空、英国的易捷航空,虽然运营成本较高,但通过适当的营销方式可以保证较高的利润率。国内方面,春秋航空、华夏航空都是比较好的廉价航司,但同大型航司竞争热门航线和飞行时间,可能没有太大竞争力。如果这些航司和平台合作,通过机票盲盒的形式进行错位竞争,增加营销维度,可以激发潜在的消费市场,普及大众旅游,让更多三四线城市的人们能够坐飞机去各地看一看。”

不过,在吴丽云看来,目前新推出的机票盲盒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平台把兑票时间避开了节假日,“打工人”在假期间无法出行,或将损失这笔“盲盒费”;二是机票多为“冷门”航班,目的地不一定是消费者偏好的地方;三是有些年轻人盲目跟风,最终可能未去消费,造成资源浪费。

那今后,机票盲盒产品会不会成为常态化的产品?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这需要航司和第三方平台进行协商。不过可以预计的是,若以后成为常态化,机票盲盒的单价可能要提高。“目前,旅游行业的消费主力军已更替为‘90后’、‘95后’,这次在线旅行平台纷纷推出机票盲盒产品,实际上是在抢占未来年轻人的市场。”

此外,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方熠智称,旅行盲盒是一种套用“盲盒经济”的营销手段,由于法律法规普遍具有滞后性,监管暂未完全到位,若要确保“旅游盲盒”公平公正,还需监管部门加强管理。并且类似“盲盒”产品,售后服务与商品质量往往难以保证,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

23日,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提示: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机票盲盒,“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可取,一定要通盘考虑出行时间、用餐住宿、目的地情况、返程安排以及售后退换限制条件等因素后再做决定。(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