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为“世界地球日”的活动之一,复旦大学自然科考协会于4月23日下午再次前往“上海的生态名片”——杨浦区新江湾城考察。当他们打开事先投放的红外监测仪时,不由地欢呼起来,只见一只猫身黄鼠狼头的小动物出现在屏幕上,这就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本世纪以来,它们在上海城区已濒临灭绝。
凑巧的是,小灵猫最新现身的日期恰好是4月22日。更令人兴奋的是,仅世界地球日活动周期间,小灵猫就连续光顾了三天。协会的成员们打趣道:小灵猫也想来拯救地球吧!
复旦大学自然科考协会负责人陈泳滨表示,可能是因为早年的捕猎和城市化进程太快,才导致小灵猫在上世纪末从上海销声匿迹。
2020年6月,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内的监测仪成功地记录到小灵猫的踪影,那么,除了校园,它们会不会也分布在新江湾城别的区域呢?
为了探寻小灵猫的踪迹,2021年3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已组织研究团队对新江湾社区的小灵猫现状开展调查,并将多台红外监测仪分别放置在小灵猫可能出现的点位。他们希望通过三四个月的观察,进一步摸清它们的习性、数量和种群,还有这些野生动物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状态。
因此,能在“世界地球日”记录到小灵猫的最新踪影,再次给研究者们点燃了希望: 小灵猫在新江湾城备建用地中尚有幸存,还有恢复种群的可能性。
2021年2月5日,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小灵猫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顾伯健指出,保护等级的提升,其实是一个重大提醒,表明我国的小灵猫数量正越来越少,亟须保护。“10多年前,江湾地区是一大片天然湿地,保留着天然植被,但现在多数湿地已被房地产开发。再次现身的小灵猫,可能是原有的栖息地消失以后,残存下来的种群。”
王放研究员表示,同样是城市,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城市,野生小灵猫适应地不错,还能繁衍生息,形成种群。这就意味着,如果保护得力,目前尚存的新江湾城湿地或许能留住小灵猫。新世纪以来,上海第一个成规模的小灵猫野外栖息地极有可能诞生在杨浦区新江湾城。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第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发现小灵猫的消息也让该区域的居民们喜出望外。他们表示,新江湾城是“联合国环境友好城市生态城区建设示范项目”。那么,作为示范区的居民,也要以实际行动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为此,他们建议有关部门从长远利益出发,扩大生态走廊和湿地保护的范围,让仅存的最后几块备建地用于生态的恢复和保护,让新江湾社区留住野花野草、留住飞禽走兽,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示范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 舒曼)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