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我市广大企业家带来《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专题讲座。(市工信局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刘兆秀 吴小霖)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厦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引擎。4月27日,王喜文博士为我市企业家带来《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专题讲座,通过华为的大数据与AI结合、宝马的智能化工厂、奥迪的智能物流等案例,结合理论生动展示数字化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让广大与会企业家受益匪浅。近期,市工信局精准施策,积极举办专项活动、手把手辅导企业按政策申报,引导企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发展新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
27日的《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专题讲座由市委组织部、市工信局和市财政局共同主办,我市重点工业企业、“三高”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近200人参加。
讲座特邀国家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喜文博士授课,讲解了新基建下,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工业4.0时代带来的产业变革,以及我国对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布局。与会企业经营者纷纷表示,讲座开拓了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对症下药办活动 助企业应对市场之“变”
市工信局“对症下药”,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 (市工信局供图)
27日这场专题讲座是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开展的专项活动之一。“开春以来,我们到企业一线调研经营情况,发现厦门企业出口外向度较高、企业订单较足,但受全球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生产经营压力骤增。”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应对市场风险,成为我市工业企业急迫的需求。市工信局“对症下药”,于4月9日举办线上、线下同步的《企业应对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汇率变化》专题讲座,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环境、新期货市场建设和汇率运行趋势,使企业对当前的国际商贸和未来经济走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创新设立服务基金 破企业融资之“难”
“获得700万元贷款,可为我们节省90多万元利息呢。”我市一位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工信局为他们提供的技改服务基金,拓宽了企业技改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
同时获得贷款的还有一密封件生产企业,他们的5#、6#厂房项目获得5000万元贷款,一下为企业省下利息600余万元。“实实在在帮助我们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三月起实施的新修订的《厦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让企业很有获得感,和原来的政策相比,新《细则》涵盖的技改范畴更广,在原来技改补助、技改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改基金内容,让企业有了更多的政策选择,更加精准符合企业需求。
“厦门市技改服务基金”的设立,是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技改奖补政策的精准度,鼓励金融机构为我市工业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等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促进工业投资有效增长。据了解,3月底以来,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相关单位,深入海沧新阳工业区、集美(杏林)台商投资区、同安工业集中区等园区召开技改服务基金政策对接会,对省市重点重大项目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
市工信局投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改服务基金企业融资利息费用从每年3%下调至每年2%后,连玉晶光电、宸鸿科技等台资企业,也觉得基金很“划算”,申报了技改服务基金“白名单”。
完善管理培训体系 解企业求学之“渴”
管理者是企业的核心资本和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月22日,市工信局特别邀请企业人才管理专家徐斌针对目标、计划与时间管理能力提升开展专题讲座,为我市广大中小企业的高、中、基层干部“充电”,提升参训人员的管理思维。
这也是厦门市中小企业管理提升系列公开课之一,不仅有室内培训,还组织企业家走进标杆企业,实地学习。本月23日-25日,清华大学·2019级厦门市成长型企业高级研修班近50位企业家走进杭州新华三集团参访,企业的平台框架、云计算以及最新的研发技术等让学员们印象深刻。
去年疫情发生后,市工信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合作,开展成长型企业高级研修班、“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研修班、“三高”企业高管赴深圳研修班等多层次公益课程。2021年企业培训需求依然旺盛,接下来,市工信局将持续加大公益培训支持力度,计划在延续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增设智能制造专题研修班、薪酬绩效实战训练营、企业园区管理与创新孵化能力提升培训班等,满足企业多元化的培训需求,提升双创基地和平台服务企业创新引领能力。
【亮点】
中小企业管理提升培训
线下培训平均每月3场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共组织安排中小企业管理提升线下培训11场,平均一个月3场,涉及企业经营的多个细分领域,应用性强,对企业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培育4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昨起申报
4月23日,市工信局启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企业推荐工作,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等多个重点领域相关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于4月28日至5月6日参与申报。截至目前,厦门累计产生了4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业横跨医疗、新材料、环保、电子信息等,创造的总产值超过200亿,带动就业超3万人,拥有各类知识产权约2500项,拥有自主品牌约350个。
“服务月”升级为“服务年”
开展常态化中小企业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