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提 要
个案:从本土出发——解读冯峰
视点:批评的使命与批评家的自觉
现场:“生生”——第五届美术文献展
生态:“长三角艺术管理教育联盟”的成立
总第163期封面冯峰 有个女孩叫巴黎(局部)2018
ARTISTS
个案
从本土出发——解读冯峰
文 / 鲁虹
冯峰 每一个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2013
艺术家冯峰在艺术创作上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机缘在于他继续撰写小说的过程中—为了使他想象中的主人公形象更加丰满可信,使读者相信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冯峰为其构建了一个年表,在年表的基础上派生出了两件作品《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肖像》和《有个女孩叫巴黎》。
身体知觉对接技术世界
——隋建国雕塑艺术的一次范式转型
文 / 赵炎
隋建国云中花园—手迹1#光敏树脂3D打印与钢架680 cm×300 cm×300 cm 2020年于深圳坪山美术馆现场
从2006年开始,隋建国的艺术面貌发生了一次比较明显的转型。具体来说,是以2006年创作的《时间的形状》和《张江艺术摆渡车》等作品作为标志(当然这条思路可能出现得更早,在2000年初的一些作品中就已经萌芽):他在创作中有意识地放弃了之前的符号化形象,转而走向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主题。这种变化从表面上看是在作品中努力消除符号化,防止被符号化的标签所裹挟和走向样式化,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是艺术家个人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对于身体意识的觉醒。
绘画的新生:张恩利“会动的房间”
文 / 侯宇轩
“张恩利个展:会动的房间”展览现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20
以时间为线索将张恩利作品划分为四种类别:1. 20世纪90年代聚焦人物及生存问题的具象绘画;2. 2000年后以蕴含时间痕迹的“容器”为主的静物画;3.近年来透析记忆与挖掘潜意识的意象画;4. 2007年开始创作的一系列“空间绘画”。此处的文字信息与张恩利的作品构成了一组互文性概念:以绘画为阵地的内外突破。此文本涉及一个关键词—绘画和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张恩利在绘画内部做出的自律性演变,第二条线索是张恩利进行破框而出的绘画实验,两条线索并置于绘画之下。
当代的艺术制造:
亚历克斯?达?科尔特的“整体艺术”
文 / 陆梦嘉
亚历克斯·达·科尔特橡胶铅笔恶魔——我想起一位新朋友视频截图07′53″ 2018?Alex Da Corte
亚历克斯?达?科尔特的作品涵盖了装置、雕塑、灯光、表演、绘画、影像、文字等诸多领域。他将这些风格元素概念化地联系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创作方式,反映着艺术史。波普、超现实、剽窃、行为、动画等多重艺术风格交织在系列作品之中。艺术家将这种综合的艺术形式称为整体艺术(Gesamtkunstwerk),他的作品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包括影片、音乐、建筑、绘画等元素在内的沉浸式感官体验,他本人既是实验性作家、流行乐歌手,又是娱乐圈人物和卡通形象。在背后支持他的是与其共事的专业团队和家人。在“整体”艺术创作方式之前,艺术家将零碎的记忆和人员联系起来。在他看来,艺术创作的过程,就像是儿时家人共同缝补地毯和棉布的样子,需要通力合作完成。
FEATURE
视点
批评的使命与批评家的自觉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二十年(2000—2020)回顾
文 / 贾方舟
第十四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现场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推波助澜的当代艺术批评也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广阔背景下同时起步。但面对一片“理论废墟”,一切都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评价,许多与政治与生活相关联的话题尚待澄清。显然,这些理论问题能否得到清理,直接影响到当代艺术的发展。也可以说,正是当代艺术的蓬勃兴起,推动着这些理论问题的清理。而当代艺术批评的历史使命也正是首先从对这些理论问题的清理开始。因此,我们在回顾新世纪二十年的艺术批评时有必要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艺术批评做一个简短的回顾。
再谈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艺术
文 / 俞可
徐冰蜻蜓之眼 视频截图总时长81分钟 2017
今天回头来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年艺术”,我想从一个在当今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不那么显性的角度来讨论。对这个角度的思考源于我2018年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的“十面埋伏”展。展览中,我和冯博一邀请了当今十位资深的、成熟的、活跃的艺术家(陈界仁、陈文骥、丁乙、缪晓春、徐冰、宋冬、尹秀珍、张大力、张晓刚、张恩利),呈现了他们近年的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新媒体等的代表性作品。最近在编辑文献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并没有进入艺术史的叙事情节中,所以我想以他们的艺术案例为代表来讨论那个时期“潮流之外”的青年艺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