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华社发文痛批!又一波割韭菜,正在向年轻人袭来...

2021-05-09 10:41:19 作者: 央视、新华社

粉丝经济并非新鲜事物,只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粉法。“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来自粉丝经济。说的是西晋都城洛阳的纸张价格,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而疯涨 。

04

互联网时代,一根巨大的汲取管道通到底,把所有能当粉丝的全部发掘出来,这里面的利润更可观,做出的事同样也就更没底线了。

也就是说,哪怕青春有理3因倒牛奶事件被停播,有关部门出文件禁止引诱粉丝做出疯狂举动,只要有这个群体在,类似的疯癫举动就不会消失。既然如此,我倒有个建议。

央视、新华社发文痛批!又一波割韭菜,正在向年轻人袭来...

以后要求给明星投票的机制,都改成做了多少慈善,就能投出多少票。

比如给公益基金捐了多少钱,就能投出相应的票数;去养老院干了几天义工,也可以折算成票数;帮助扶贫几个贫困户,救助了多少失学儿童,都可以折算成票数。

这才是变废为宝的好办法,唯一的问题是真这样搞的话,圈子里的人挣不到钱,可能他们就不干了。

说到底,在这些组织者眼里,明星也不过是割韭菜的道具而已,真是无解啊。

还有个典故叫做“看杀卫阶”,讲的是晋朝大帅哥兼大才子卫阶一上街就被热情的美眉疯狂追捧,走到哪堵到哪,不得已搬家到南京。

结果到南京也不行,他的名气早就传到了这里,刚进城就被疯狂围堵,人又多,空气又差,把卫阶直接累生病了,本来身体就虚弱,不久就死掉了。说当他死的时候,南京的卫粉哭声震天。

央视、新华社发文痛批!又一波割韭菜,正在向年轻人袭来...

可惜他们都没生在当代,否则一个卖课程,一个秀直播都能轻松成巨富。

明星永远不缺,粉丝也永远不缺。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粉丝”这个群体就会永恒存在。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有个梦想中的“自我”,这个“自我”多金、美丽、有才华还迷人。

越是不能实现自我的人,就越发需要一个完美的镜像,这在心理学上就叫移情。

能当狂热粉丝的,要么是心智不全,要么自身不足称道。现实越落寞,越需要偶像来填补心灵。打造更好的自己太苦太累,比不上直接移情给某位明星来的痛快直接,此理古今中外罕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