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要想“电动车不上楼”,还有哪些事可以做

2021-05-13 21:00:02 作者: 疏堵结合,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孟杰

“小屏幕·大视野”,13日下午2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继续推出视频直播栏目《小屏话济南》。在栏目中,来自章丘碧桂园凤凰城物管部的经理吕永琦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朱文龙,一起围绕“如何让电动车不上楼,行驶更安全”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电动车自燃危害大,

要以预防为主

5月10日晚上,成都某小区一电梯内,一辆电动车突然起火,一名5月大的婴儿以及电梯内的多人烧伤。事件一出,如何使得电动车更加安全行驶这一话题,尤其是该怎么制止电动车上楼这一话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据消防部门数据显示,近年来电动车引发多起火灾事故,其中80%火灾为充电时引发,而在致人伤亡案例中,90%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超过一半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过程中。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在一组消防实验中,电动自行车于楼道内起火后104秒时,局部 空间温度高达284摄氏度,烟气温度超过80摄氏度,一旦突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成都的视频我看了很多遍,看起来非常可怕,很短时间内,电动车燃爆以后,在电梯里被浓烟和火焰推迟,在这一瞬间所学的救生和逃生知识都没有用了,风险的不确定性让人觉得 非常可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朱文龙谈了一下他看到成都电动车电梯内着火视频的感受。虽然电动车安全迫在眉睫,但朱文龙坦言,在自己居住的小区,仍存在电动车在楼道内乱停乱放的现象,且小区内部分业主为了给电动车充电,会从自己家窗口扯“飞线”,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想要杜绝这种隐患的发生,首先要业主们达成一种安全共识。

章丘碧桂园凤凰城物管部的经理吕永琦则从成都的这则视频中看到,目前,大家对消防安全 知识尤其是电动车的安全行驶知识重视度是不够的。吕永琦称,在看到成都电动车电梯内着火的这则视频后,吕永琦所在物业公司立即在各个小区内开展了“防风险、保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

吕永琦称,在自己所负责的个别小区里,曾经也会出现电动车乱停放、上楼充电等现象,但经过不断的宣传和劝导,很多业主都对此表示理解。“我们在小区的各个出入口都打上了条幅,管家也会在业主群里宣传,跟业主说清楚电动车上楼的安全隐患。”吕永琦说,虽然中间也造成了一些误会,但从目前的整治效果来看,还是值得的。为了让业主们对电动车燃爆的危险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吕永琦在2019年还曾买来过两辆电动车,并在小区内进行了电动策划燃爆的实验,那次实验后,小区内上楼充电的电动车明显减少了很多。

技术手段做支撑,

还需部门加强监管

宣传劝导工作到位了,但是如果大家的安全意识仍旧很单薄该怎么办呢?朱文龙认为还是得从技术和监管方面着手。

在栏目中,主持人现场播放了一段从章丘碧桂园凤凰城拍来的视频。在视频中,可以看到, 当工作人员推着一辆电动车进入电梯后,电梯内就开始出现“禁止电动车上楼”的提示音并同时发出警报声、启动制动系统不再运行,直到工作人员将电动车推出电梯门。

吕永琦介绍,视频中的这套系统叫做“防电动车上楼梯控系统”,整个小区东区8栋楼14个单元28部电梯,全部都安装了梯控系统。

在直播中,吕永琦也简单介绍了该系统的运作原理。“系统利用图片二次分析的形式,电梯内有一个区域,当电动车进入到该区域后,在电梯门关闭的缓冲阶段,系统就开始判定,分析是不是电动车,如果是电动车就会返回到控制面板,电梯就会启动制动系统,不再运行。 ”对于业主携带的自行车和轮椅,则不会受到上不了楼的影响。对于将锂电池卸下来提进电梯内的这种现象,吕永琦介绍,这种现象就只能是借助24小时人工监控,值班人员一旦发现有人提着锂电池进到电梯内,就会通过喊话的方式提醒,并将对其进行蹲点跟进,一对一上门对其进行劝说,让业主真正认识到这种行为会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支撑加上人工辅助,是对待预防电动车上楼更加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朱文龙认为,章丘碧桂园凤凰城的这种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推广。同时,他也认为,有关部门的监督也尤为重要。“电动车上楼目前没有明确到底是不是一种违法行为,容易陷入模棱两可的境界,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朱文龙认为,针对电动车上楼的问题,各地可以出台一些强有力的措施,还可以建立一种联动机制,物业可以跟多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对电动车上楼的行为进行严格管控,明确处罚措施。

做好设施配套和服务,

免去业主后顾之忧

成都电动车电梯内自燃的消息出现后,不少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堵不如疏,首先小区车棚不够,一下雨都淋湿,其次充电桩不够,回来晚了根本没地方充电,再者,充电桩价格比正常电价贵了不少……如果解决上面三个问题估计大家都不会推到楼上了”“如果有足够的防御车棚和充电桩,充电价格低廉谁还愿意把车弄上楼啊,配套设施不全再就是充电价 格贵,就不好弄了”。很多网友提出,不让电动车上楼,这是堵,真正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靠疏导,也就是要有足够的停车的地方。

针对网友“吐槽”的车棚和停车位的问题,吕永琦认为,一方面电动车不让上楼,另一方面楼下没有车棚和充电桩,这的确是一个矛盾点。对于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吕永琦又拿章丘碧 桂园凤凰城举例进行了说明。他说,在制止和安装“防电动车上楼梯控系统”之前,他们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统计了小区内的电动车数量。“拿东区来说,现在一共是6个车棚安装 有充电桩,还有另外两个专门停放闲置电动车的车棚,完全可以满足小区居民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问题。”

另外,网友也有另一种声音,有些小区有足够的充电桩,但却处于闲置状态,业主还是选择 将电动车推上楼充电。给出的理由是“有点贵”。一位业主称,小区的电动车棚一个月收90元钱,两块钱充3个小时,一个电瓶充满要六七个小时,折合每天充电停放的成本接近七八块钱,一年下来最少也要两千元的成本,比某些便宜的电动车还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