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在二三十年前,心理学对中国大众来说,还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学术名词,那时候大部分中国人,还在为小康乃至温饱而奔波,无暇他顾。但是今天,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知道,正确了解自己与世界、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己,是多么重要,它会让我们用一种客观、理性和全面的眼光看待这个极速变迁的世界,特别是当它处于莫名的危机中——比如这次席卷全世界的危机。而这,正需要心理学知识的介入。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心理咨询师包楚婷在群学书院开辟“生活中的心理学”专题,从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人、事和社会现象出发,深入浅出地解读相关心理学知识,以期为读者们关注自我与社会,提供一面别开生面的镜子。敬请关注。
本文为专栏第三十三篇。
作者包楚婷,江苏句容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应用心理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曾经想改变世界,现在想治愈世界。
顺序效应:
你的面试成绩是有什么决定的?
文 | 包楚婷
朗读 | 宁小宁
“顺序效应”也叫“实验误差效应”,是实验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在实验中,由于顺序的先后造成结果的各种误差,就是顺序效应。一般,在实验中被试者需要完成多个实验任务,前面的任务会对后面任务的完成产生各种影响。这种影响可大可小,可长可短,难以避免又无法准确测量出来,只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平衡。
一般在生活中,我们不需要做心理学实验,所以我们直接来描述顺序效应在生活中的作用。就拿最典型的面试场景来说,面试是考查面试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面试者能够得到考官的认可是面试成功的关键。但是,考官需要面试很多个面试者,尽管考官也经历过专业的面试培训,知道保持客观公正的重要性,但是面试就像心理学实验一样,主观性的影响非常大,所以,顺序效应还是难以避免。
面试中会造成哪些顺序效应呢?首先,面试者按顺序进行面试,考官会在内心将这一个面试者和前一个相互比较,进而直接影响面试的客观结果。试想一下,如果考官连续面试了三个表现很差的面试者之后,第四位面试者即使比前三个只好了一点儿,也会让考官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对他的印象自然就会比前三个好很多;反之,如果连续面试了三位表现很好的面试者,接下来的一位就算表现得很不错,考官也会觉得平平无奇。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首因效应”。第一位面试的面试者要比其他面试者更加慌乱,大多数人在参加比赛时也都不希望自己第一个上场,就是因为第一个上场总是会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表现好了,那就是“全场最佳”,但是万一砸了,就是“全场笑话”。虽然可以凭借面试官的经验和阅历避免此种影响,但一般面试的时间并不长,还来不及消除就会做出决定,所以,首因效应带来的压力会很大。
除了第一个人有压力,最后一个人往往也会有压力,这是因为“近因效应”的影响。除了第一个面试的人,其他面试者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最后一个面试者是记得最清楚的,所以也会给面试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面试官的疲劳度,尽管对我们来说面试只有十几二十分钟,但是面试官每天需要考察数十位面试者。一天下来,便会身心疲惫,况且每个面试者问的问题都差不多,难免会有厌烦之感,造成主观评价不准确也是无可厚非的。
针对顺序效应的弊端,我们应该更加规范面试的流程,力求取得最客观公正的面试结果。首先,在面试之前,应该严格培训面试官,大企业经常会聘请外部资深的培训师对面试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面试官,让他们学习提问的技巧、追问的技巧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个人知觉偏差对面试造成的影响。
同时还要给面试官培训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特别是本文的“顺序效应”,让他们能够了解背后的原理和危害,防患于未然。在顺序的安排上,也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我们可以参考心理学实验中的平衡方法。可以将面试分为两部分并在两天进行,第一天按照随机顺序面试一批面试者,第二次再将这批面试者的顺序颠倒,完成另一次面试。这样就可以消除“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的影响,当然,这样会给面试官增加工作量,但比起公平性而言,还是后者更重要一些,具体情况就看个人取舍了。
面试官们对评分的要求了如指掌,在理论上是可以进行评分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并不一定总是如我们所愿,面试官的喜好、品行、素质、情绪还有顺序效应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评分。看过本书的人能够通晓其中的道理和利害关系,可面试官们不一定都熟知心理学,所以培训时一定要将其中的心理学知识讲清楚,特别是以下几点:
第一,克服第一印象。影响面试的最大因素莫过于第一印象,一定要提前防范。就算是高考阅卷老师,也不免对卷面整洁、字迹清秀的试卷多加几分印象分,面试者的长相、性格等因素几分钟内就能让人形成对他们的完整印象,如果这个时候直接做出评分,一定会出现问题。一定要等到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完且综合考量之后,在做出客观、全面的评分。
第二,对他人的知觉要客观全面,避免联想效应。当一个面试者表现出某方面的特长或者之前成功做过一件事时,一定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其他方面也都不错,而要在面试结束后再做决定,避免主观主义、经验主义。除了要考察面试者的言谈,还要观察其表情、动作,还有一些外在情绪背后的动机、价值观念,以便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