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款短视频应用青少年模式测评:超四成未做到交易风险提示

2021-05-29 16:39:09 作者: 23款短视频

5月28日晚,在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网络治理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未成年人保护专题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沈浩团队发布了《短视频应用程序青少年保护模式核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对23款头部短视频应用程序进行了测评,总体而言,在基础指标方面,约有43%的测评产品没有做到交易风险提示,在大额打赏及充值的情况下没有给出风险提示及验证;26%的产品自解难度相对较低,青少年保护模式容易被儿童破解;95%的测评产品中家长对孩子行为没有检测能力。除上述情况,所测评的拥有青少年保护模式的应用程序不同程度上做到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过滤不健康内容、交易安全和交友安全。

《报告》认为,交易过程实时提醒是有效规避风险交易发生的必要举措,应用程序应当加大对此的投入和监测。 23款头部短视频应用测评:43%的产品没做到交易风险提示

国家网信部门自2019年起要求互联网应用程序设置“青少年保护模式”,对未成年人每天的使用时长、使用时间段以及内容等方面做出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限定。应用程序的“青少年保护模式”实际效用、效果如何,这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对此,近期(截止于今年5月23日晚11:00),沈浩团队对目前23款头部短视频应用程序的青少年保护模式从机制、效能等多角度进行了测评,并通过《报告》给出了评测结果、相应建议。

根据《报告》,此次评测的评分参考了基础指标(60分基础分,采取扣分制)和发展指标(40分,采取加分制)。其中基础指标拆解成了时间维度、交易安全、交友安全、内容安全、家长是否可控五个二级指标。

测评显示,绝大部分APP都设置有青少年保护模式功能,且基本符合国家法规政策要求,在时间、内容、功能、消费等多个方面实现防沉迷与安全机制。如,大部分应用程序会通过时间锁合理控制使用时长,绝大部分在青少年保护模式下均不能进行交易。在交友安全方面,很多APP会采取关闭评论、关注、消息私信的功能措施。在内容安全方面,不少APP在青少年保护模式下会过滤不适宜的内容,且都不可进行发布上传。在家长是否可控方面,大部分APP的青少年保护模式下,青少年想要绕过家长自行解锁密码,难度比较大。

但另一方面,《报告》指出,相当比例的APP没有做好交易风险提示,特别在直播间这类容易引导青少年打赏的场景中。如微信视频号在青少年保护模式下,金融理财版块中的“微粒贷借钱”、“理财通”点击均可打开,未成年人可以进行游戏充值,甚至进行更多的资金操作。交友方面,“人人视频”在青少年保护模式下,仍可以正常关注发布者、与他人发送消息。内容安全方面,微信视频号在青少年保护模式下,进行劣性词搜索会展示不良、敏感或性暗示内容,发布功能也没有被禁止。

《报告》指出,总体而言,在基础指标方面,约有43%的测评产品没有做到交易风险提示,在大额打赏及充值的情况下没有给出风险提示及验证;26%的产品自解难度相对较低,青少年保护模式容易被儿童破解;95%的测评产品中家长对孩子行为没有检测能力。除上述的点,所测评的拥有青少年保护模式的应用程序基本上做到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过滤不健康内容、交易安全和交友安全。

在发展指标方面,所测评的23款产品,得分方差较大。做得好的产品如抖音、快手提供了多样的未成年保护工具,在内容推荐上做到了内容丰富、多样。部分测评产品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报告》总结。图片来源于《报告》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丰富青少年模式内容池

《报告》指出,从测评结果上看,评分较高的应用程序主要做到了对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提供差异化且符合产品定位的价值内容,让青少年保护模式能真正实现“1+1>2”的效果。内容差异化则在保护青少年用户的同时,也能够给予青少年用户更多的增益,此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用户若能做到差异化策略,也会使得青少年保护模式更具吸引力。

交易安全是目前应用程序中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绝大多数APP的交易流程的把关仅限于最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APP本身在交易过程中并未给青少年在交易安全上做出应有的保障。测试团队认为,交易过程实时提醒是有效规避风险交易发生的必要举措,APP应当加大对此的投入和监测,以形成对青少年用户行之有效的保护全链路。

《报告》认为,除了网络平台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完善青少年保护模式之外,社会的各方面力量都应当参与到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工作中来。要落实家长、学校、政府等多方责任,倡导未成年人理性对待视频内容、合理消费,行业协会也应当为行业健康发展尽一份力,更要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责。

此外,中国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彭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开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和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与家庭委员会委员高丽姣,在研讨会上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出了观点看法。

专家们普遍认为,在短视频类应用上线青少年保护模式之外,应该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要丰富青少年模式内容池,解决当前青少年模式下内容不够丰富、青少年欢迎度弱的问题。同时,企业方要通过分龄、分层管理,提供更精准的内容和服务;也应通过科学分龄分层管理,对0-18岁青少年的上网行为进行更细化的分龄管理,以便兼顾青少年保护与企业发展双重现实需要。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其中增设的“网络保护”专章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高丽姣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内容进行了解读。她认为,新增章节着重明确了网络保护,确定了国家保护原则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推动了协调机制建设,将对实现更全面的青少年保护发挥实质作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