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996年10月30日,马未都创办观复博物馆,这是国内第一家获政府批准的民办博物馆。如今25年过去了,观复博物馆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设馆,让大批民众走近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名文化学者、收藏大家,马未都的个人经历一直为人所好奇。或许我们可以在这本新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一窥“成为马未都”背后的秘密。
《背影》是马未都为故去亲友所作,书中人物身份各异、亲疏有别,都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痕。25个人,25篇文章,我们得以从马未都与这些友人交往的侧写中,看到一段特定时期的历史,折射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的文化热、收藏热。
《背影》一书侧写了马未都的成长轨迹。他的接生婆是林巧稚的高徒、妇产科专家叶惠方;第一次发表小说受到作家刘绍棠的垂青,写信让马未都去找他聊天;年轻时到叶圣陶家玩,在叶圣陶的书架上认识了翻译家傅雷及其译著《高老头》,还不小心弄丢了这本傅雷题签给叶圣陶的签名书。
马未都(右一)与叶圣陶(中间老者)及其家人合影,1980年代初,北京
书中所涉的人事物渐远,唯有文章留存着那些记忆。岁月奔驰,文物和文字一样,静默不语,却容纳了那些快乐、悲伤、愤怒、失落的人生故事,马未都记录下这些逝去故人的身影,也记录下他60余年的生活足迹。
马未都
鲜有人知道,马未都并非专业出身,凭着一腔热爱才走上了收藏之路。《背影》一书中记叙了他早年收藏的经历。生于1955年的他,插过队下过乡,做过机车铣工。上世纪80年代,因为一篇小说,他调任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做文学编辑,发掘了现今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家的小说。业余时间里,他喜欢到琉璃厂淘宝。但那时的古董店是国营的,只有外汇券的人才能进入,并不欢迎像马未都这样的人。
马未都自嘲:“我年轻时瘦,瘦给人印象不如胖憨厚,加上遇事反应又快,估计别人看我象是心怀鬼胎。”
很多人认为马未都收藏是靠着机遇,某种程度上也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向往新生活,对旧物旧生活方式丝毫不感兴趣,这让马未都积攒下了许多宝贝。但更重要的是,他一直秉持着收藏界的文化传统,他说:“过去的文化中,文人卖东西是个耻辱,我收藏头20年一件东西没卖过,觉得卖东西换钱是文人之羞,正是这种好面子救了我,所以我的收藏都是原始股,等开窍时早已身价百倍”。
马未都写别人,其实都是写自己,写自己看重的理念和价值。比如他写陶瓷考古研究者刘新园:“陶瓷鉴定早些年是个冷门学问,诺大的中国能对陶瓷迅速做出判断的总共就三五个人。有名的我都接触过,每个人风格不一,大开大合者有之,中规中矩者有之,谨小慎微者有之;刘先生为前者,有什么说什么,从不藏着掖着,一听就让人痛快。后来陶瓷收藏热了,鉴定家就成了香饽饽,有人请了,坐头等舱了,拿鉴定费了,一拿鉴定费话就不由衷了,大鉴定家们立马分出了高下,这高下实际上就是人品。”
从不同的藏家身上,马未都也看到不同的人生观,收藏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对于幼时家境优渥的王世襄来说,收藏是玩;而对另一位收藏大佬王季迁来说,收藏是守。不同的性格最终造就了文物不同的命运。这也让他对收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马未都与王世襄,1992年,北京
从2008年起,马未都登上央视电视节目《百家讲坛》,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他从不抗拒新的传播形式,不仅开设微博、博客等账户,在短视频大热的今天,又在抖音、小红书上讲述文物故事。在他的创意下,旗下“观复猫”品牌创立,观复博物馆拥有了更年轻化的传播方式。
马未都计划写一百人,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画像。作为第一辑,《背影》共写了25个人,以飨读者。【责任编辑: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