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好医生”苏达永:远赴独山帮扶 医者仁心献大爱

2021-06-15 03:34:48 作者: 676“好医

从技术援助到理念更新,从医院坐诊到下乡义诊,苏达永在医疗领域对独山开展多层次帮扶,为独山医疗事业注入新动力,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一段段杏林佳话。

好人简介: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已恋上这片土地!”谈及对口帮扶工作,广州开发区医院儿科主治医生苏达永说。对他来说,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是他的第二个“家”,这里的人是他对这个“家”永远的牵挂。今年39岁的苏达永,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主治医生。2019年,他从广州来到1000公里外的独山,接过医疗帮扶的接力棒,担任广州开发区医院派驻独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为独山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扎实的儿科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工作中,他获得领导同事的肯定和群众的喜爱。这些,都是苏达永对独山医疗工作无私奉献的赞誉。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好人说“妻子是一名护士,她默默承担了更多的家庭重担。知道我要到独山,她说了三个“放心”:放心孩子、放心父母、放心工作……对妻子的支持,我充满感激。”

“医”路尽心 为当地培养医疗人才

2019年9月,广州开发区医院组织开展赴独山医疗帮扶工作。作为医院的带头人和管理者,苏达永怀着满腔热血来到独山开展为期15个月的医疗帮扶工作,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带到当地。

作为儿科主治医师,苏达永来到独山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后,致力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初到独山的情景,他印象深刻。“来到医院的第一天,我直接来到病房。儿科的床位已经满了,其中有不少危重、复杂病例。”苏达永积极开展摸底调研,详细了解科室现状,同时结合实际,围绕科室建设、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水平等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积极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水平。

为帮助年轻医生提高诊疗技术,他在坐诊、查房、手术时都带着年轻医生,以传帮带的形式让年轻医生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同时,苏达永还常常与年轻医生探讨医疗救治方案,为他们开展各种病例的精细讲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把先进的医疗技术留在这里,则是我此行的意义所在。帮助医生成长,让大家能够救治更多的病人是我的愿望。”苏达永说,帮扶时间是有限的,他要用好有限时间里的每一秒,让帮扶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为转变当地群众的就医观念,苏达永还积极为当地医生提供最新的治疗方案,指导医生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与家属能够了解治疗过程,真正做到为患者排忧解难。同时,苏达永在扭转患者就医观念方面下足功夫,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医疗知识,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

2019年的一个冬日,苏达永接诊了一名患有硬肿症的小孩。他将患儿放到抢救床上,打开包被,发现患儿衣着单薄,全身冰冷,四肢僵硬,只有脸蛋稍微有些弹性。他马上进行复温、补液扩容和输血等处理,但患儿最后还是因为肺出血及多器官衰竭离世。在救治过程中,他发现这名患儿是此前由他监产的一对双胞胎中的一个。他让家长立刻将另一名孩子带来医院,经检查,这名孩子也患有硬肿症。苏达永马上对孩子进行治疗。一周后,这名孩子平安出院。

变身“逆行者” 坚守两地疫情防线

从黄埔到独山,地铁、高铁、大巴,翻山越岭来回换乘,全程至少要8小时车程。不想在路上花费太多时间,苏达永缩减回家探亲的次数。除重大节假日,他都是在团队每隔3个月轮换交班的日子跟着大伙回广州一次。“妻子虽然支持我,但她也很辛苦。工作忙加上责任大,我们视频聊天的时间非常有限。”

2020年1月21日,苏达永回到广州准备和家人共度春节。随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根据当时的疫情防控要求,他无法在年后马上回独山。身为医者,苏达永不敢有半点松懈。他主动请缨,申请在广州参加疫情防控。12天的一线奔波,让他对隔离病房从筹备到建成再到正式投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2020年2月19日,苏达永动身前往独山。当时,独山县确诊病例为零,但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仍需进一步规范。苏达永与帮扶团队联合发热门诊和会诊专家对独山县人民医院抗疫工作进行指导,规范每个科室的防范标准,将广州的疫情防控模式引入当地医院。二三月份时,独山县迎来一波返工潮。在苏达永的指导和培训下,院方医护人员有序帮助务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带领团队继续进入8个乡镇,结合当地疫情防控情况完善当地的防线。

义诊走进乡镇 答疑解惑群众点赞

在独山帮扶,苏达永的工作不仅限于办公室。每个月,他都会深入各镇(街)进行义诊并探望帮扶对象。每次义诊,除开展免费检查外,苏达永还耐心细致地解答就诊群众的各种问题,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为患者上门送医送药。同时,他还针对群众不同病症和个体差异,根据其自身情况给予健康指导,为群众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去一个乡镇来回就要一天。最远的一个乡镇需要开车近2小时才能到达,路途虽远,但村民非常热情。”苏达永介绍,各乡镇的急诊处理水平有限,他还专门就乡镇的就医、医疗情况进行总结,制作抢救流程图,对当地医生进行指导。帮扶以来,苏达永与帮扶团队先后到过12个卫生室,开展心肺复苏、120急救等医疗知识的相关培训,将广州模式引入当地。同时,根据乡镇就医人数较多的情况,他们在各乡镇开办义诊活动,为当地的病人看诊,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