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性强,为避免退费常建议考生改专业意愿
记者走访多家机构了解到,他们的指导服务模式都是先进行个人测评再结合专家意见形成志愿填报预案。个人测试包含考生性格、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个人职业性向等方面,通过一套MBTI职业性格测试系统,自动生成考生的职业性格分析报告。规划师会结合考生家长的意愿形成学生的职业规划方案,再根据院校信息、专业发展及就业率等等因素,制定出一套填报方案。有的机构规定,考生出分后对方案的调整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你们的数据准确吗?今年是湖北新高考第一年,以前的经验也用不上吧?”面对记者的质疑,一名咨询师表示,他们的经验主要来源于过往北京、海南和山东等省份新高考第一年的数据和案例,对比之下“处理湖北的案子很容易”。但记者追问具体的数据和参考依据,对方以案例都有特殊性为由,没有提供。
在网络上,咨询机构均会强调自己所掌握“大数据”的权威性。一个名为“新精英生涯”的网站上推出的填报服务价格是5980元,网站上宣称:覆盖了全国30个省近5年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数据,数据更新速度紧随各省市考试院,并能通过智能数据校验工具确保数据质量。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这些数据都是搜集的高校公示信息、媒体公开报道,并没有那么神秘。”该人士提醒,专业公司通过大数据整合、分析,确实给家长提供了便利,但这些数据只能参考,不宜盲目认同大数据算出的推荐学校。
武汉大一学生小魏告诉记者,他去年在河北参加高考,理科427分刚过本科线12分,不大好填志愿,所以花了3000多元找机构咨询。小魏回忆:“咨询师跟我聊了自己的想法,但推荐的几所本科学校都是我不喜欢的冷门专业。”最终,小魏没有听从机构“先保本科”的建议,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我虽然读的专科,但以后还有专升本机会,总比去了他们推荐的学校但读不下去要强。”
武汉一家机构的“退费”条件
记者了解到,一般咨询机构的建议功利性较强,因为它们会承诺“掉档”退费。但多名大学招办老师表示,在平行志愿填报规则下,掉档是极小概率事件,机构以此为底线,会导致轻视考生的初心,导致填报比较保守。记者甚至在一家机构看到,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帮家长“劝”孩子换专业,比如一名武汉第20中一名女生想填园林专业,最终被做工作选了政史类专业;一名12高女生想填某985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在机构的指导下,也改成了师范类专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