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院士结束《科学与文化》最后一讲,依旧骑着单车飞离

2021-06-17 14:06:47 作者: 汪品先院士结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汪品先院士讲授《科学与文化》最后一讲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摄

6月16日晚,同济大学《科学与文化》公选课迎来最后一讲。

晚7点,85岁的主讲人从台下起身,他没有绕道角落的台阶,而是径直上前,一脚踏在三阶高的主席台上,用力迈了上去。开场白只有一句,“希望这堂课给大家带来点影响”,说完便开始讲课。报告厅内座无虚席,300余名本科生凝神聆听。

这位主讲人是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同济大学官方公众号形容,这门课是八旬院士教学生涯的“告别演出”。

说起开课初衷,汪品先说:“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实际上,这门课的效果早已跨越“小木桥”,关注度也延伸到了校外。因为一段下课后骑自行车“溜走”的视频,汪品先意外“出圈”。

课后骑自行车“溜走”,院士圈粉无数

早在2017年,汪品先主动请缨,推出了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选课。他讲授6讲,丁抗和钱旭红两位知名专家各作一讲,课程推出后,每次未讲先热,场场爆满。

时隔4年,在系统性思考科学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汪品先再度开讲这门课。

《科学与文化》每双周三开课,主题分别为“科学的产生”“科学与视野”“人类与海洋”“科学与好奇”“创新与教育”“东西方文化”“科学通用语”“地球的未来”。课程试图以科学家的眼光去探讨文化范畴的题目,包括社会与自然、人类与海洋、东方与西方、继承与变革、科学与宗教等,力求透过科学的趣味性去琢磨认识论问题,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和创新意识。

最后一课的主题是“地球的未来”。90多分钟内,汪品先从全球变暖讲起,谈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地球演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课堂时不时传来笑声。

汪品先说:“人类在认识地球未来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小心人类中心观。人类在科学中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以为自己在中心。”他呼吁,我们要寻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

他的“出圈”的视频,也发生在公选课下课后。今年4月7日晚,近10万人围观的直播课结束,天上还下着细雨,汪品先准备赶回办公室继续工作。老师同学们追着给先生送伞,老先生说,“不用啦,几步路就到办公室,雨不大,没关系!”就这样,他骑着车溜的一下就走了。

很快,“可爱汪先生和他的魔力小单车”刷屏全网。

人家做博士后,我是做“院士后”

网友感动于他深夜下课后仍想着争分夺秒工作,其实,汪品先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他常笑说:“人家做博士后,我是做‘院士后’。”

1991年汪品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他在南海主持实施了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那一年他63岁;2011年,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南海深部计划”的指导专家组组长,这项长达八年的计划,是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

汪品先还是我国科学界年龄最大的“深潜勇士”,2018年,时年82岁的他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三次下潜。回来后他说,“这趟海底旅程,真像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我刚从仙境回来。”

在新开的B站账号中,他又一次说,现在最缺时间,“我拿得出来的成果都是60岁以后,如果按照这个规矩60岁退休,那我什么也没做。我现在想,真的能甩开膀子干的就是这些年了,这十来年了。”

科学家似乎没有真正意义的退休。如今,老先生每天早上7点半到办公室,晚上9点半回家。相比以前,这个点回家已是很早了。以前,他从早忙到晚,直到11点才回家。因为去年生了一场病,住院一个多月,他改变了生活习惯,学会了午休。如果回家晚,老伴就可能打来电话催促。

汪品先和夫人孙湘君教授是莫斯科大学留学时的同学。结婚后,为了各自事业,两人分居京沪两地30多年。直到2000年,孙湘君退休后才得以来沪团聚。《科学与文化》讲授时,孙湘君就坐在台下前排听课。

课堂留下思考后,又骑车消失在夜色中

在16日课程最后,汪品先告诉学生们,我们原来是提供劳动力、原料的民族,如今也要发展,也由此产生新问题,包括共同呼吸的大气、物质交换的贸易、精神交换的语言,都成了国际课题。

“沉睡的中国在这时醒过来了,那么,醒来的中国就要问一问了,中国向何处去?是闭着眼睛跟着走,还是自己开路?”课程最后,他向同学发问:文化发展铸造了现代人类,科学改变了发展的轨迹,现在人类发展向何处去?

在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的简短致辞、鲜花和一阵阵掌声中,课程结束。

为了祝贺课程收官,有学生献上鲜花,还送来礼物——由全班学生头像拼成的“科学与文化”字幅。还有人拿着汪品先所著的《深海浅说》去签名,有学生遗憾没能提早准备;不少人离开座位后,仍注视着院士的身影,或是拿出手机拍照;有志愿者小声询问,能否和院士合影,汪品先听到后,微笑着用双手招呼大家上台,还拉上同学口中的师母一同上台。

很快,汪品先走出报告厅。汪品先骑车赶回办公室,夫人则携着刚刚收到的鲜花和礼物回家。

同“出圈”那晚一样,汪品先拿出钥匙开锁,跨上自行车直奔海洋楼。几秒钟时间,他的身影就消失在夜色中。大家知道,他又要去工作了。

责任编辑:郑浩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