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诸葛亮不应称"千古名相"

2020-08-10 16:25:37 作者: 为何说诸葛亮

  连捧诸葛亮不遗余力的《三国演义》都会露出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话来。何也?诸葛亮一生最为人所诟病的便是不注重培养人才,结果造成了蜀国后期处于人才严重不足的境地,这一点确是诸葛亮的一大失误。虽然他本人是雄才大略,但是并没有为蜀国培养几个有用的人才,“五虎上将”也只不过是历史罢了。自此后,没有可用之人了。

  诸葛亮不明白,其实栽培人才是领袖最重要的工作。此外,诸葛亮还不善栽培人才。诸葛亮掌权二十七年,特别是在公元223年刘备死后,不管朝中政事大小都交由诸葛亮判决。然而二十多年中,诸葛亮并不能栽培出蜀国的人才来。蜀国人才凋零是很明显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主将仍然是老将赵云、黄忠等。

  后来,诸葛亮派使者到司马懿军中探问,司马懿只是回问诸葛亮饮食、睡眠的琐事。使者回答:“诸葛亮每天都早起晚睡;并且处分在二十鞭以上,就要他亲自批示;所吃的饭菜还不到几升呢!”就在月底,诸葛亮死于军中。正是由于诸葛亮的亲力亲为,才导致这种局面的发生。倘若诸葛亮懂得授权的方法,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又一次犯了错误。诸葛亮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只看到和自己相同人的长处,对于那些不甚完美的人,觉得把自己的所学传于他们全部是浪费。诸葛亮忽略了一点,人再完美,也有不如他人之处;人再无用,也有过于他人之处。诸葛亮的这种授权方法只会导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225449j61j1jujw0ztm1j0.jpg


  比较明显的一次就是马谡“失街亭”。刘备在世的时候,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刘备善于识人,马谡作为一个高级参谋是很合适的,但是作为一个将领不合适;而诸葛亮认识不到这一点,也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终于大败在街亭。

  3,具有一定的野心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成为“千古名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忠心了,一点野心都不具备。眼看天子那么懦弱也不取而代之,这就是陷国家于不仁不义之中。作为一个丞相,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国家兴亡,而不是自己的名誉,况且刘备临死托孤时就告诉诸葛亮:“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的话是真是假我们暂且不论,但是作为一个皇帝,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很明显了。这样一来,诸葛亮若执政的话也是光明正大的,也不算是篡权夺位,其实诸葛亮完全可以像司马懿一样,也可先不谋反,但是把朝中大权先揽在自己的手里,以国家为主,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作为一个丞相应当做的事情,可诸葛亮却一直都没有这么做。

  我们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在刘备死之后蜀国竟然没有乱?原因很简单,蜀国只要有诸葛亮在就不会有篡权夺位之说。毫不客气地说,上自全朝文武百官、甚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他们都知道,诸葛亮才是蜀国昌盛的关键,而不是刘备;只要诸葛亮不死,蜀国就肯定不会灭亡,由此可见诸葛亮在蜀国地位之高。可是,当初刘备三顾茅庐的礼遇还历历在目,孔子先师的教诲还萦绕心中,这让诸葛亮怎样也狠不下心将“扶不起”的阿斗废掉而自立为王。尤其是刘备死前还叮嘱他可以取代阿斗,面对先王的大仁大义,诸葛亮更是没有了篡位之心。

  和人家司马懿相比较起来,诸葛亮算是“傻”的多了。司马懿知道天子软弱无能,怕魏国会在曹睿的手中毁于一旦,为了忠于曹操和曹丕,他就起了叛逆之心。虽然在有生之年没有封王,却早已建立根基,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将朝政大权独揽于手,让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兵遣将,让魏国能够强盛起来。而更绝的是,他没让自己留下一个篡位的骂名。虽然司马懿在和诸葛亮正面交锋时从来没有赢过,但在其他事情的处理方面却远胜于诸葛亮。而诸葛亮自己也说过司马懿是一个在战场上不可多得的对手。可以肯定的是司马懿这种“野心”还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司马懿先说到此,我们言归正传,接着来谈诸葛亮。也正是由于诸葛亮没有取而代之,才使蜀国彻底灭亡。刘禅的被俘、蜀国的灭亡,虽然是在诸葛亮死后发生的历史事件,但生前常以相父自居的诸葛亮是难辞其咎的,应负有相当责任。

  当初,诸葛亮拟定三足鼎立后,再一统天下的远大恢宏的战略理想最终成为一场空梦。非但没有统一中原,反而是连他亲自辅佐创立的蜀国也顷刻间灰飞烟灭,这是蜀国的悲剧,也是诸葛亮的最大人生悲剧!同时,诸葛亮也有负刘备的托孤之重。

  看来,诸葛亮在这三个方面的确存在着严重问题。尽管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甚至发明家,但这些只能体现出他只是一个千古忠臣而已,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千古名相。在诸葛亮生命的晚期他可能意识到了自己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不力,于是将自己平生所学传授于姜维,只可惜诸葛亮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已经为时过晚,加之后主刘禅昏聩无能,蜀国气数已尽,仅凭姜维一人苦撑危局已是于事无补,最终蜀国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曹魏大军攻陷成都时,诸葛亮之子、之孙挺枪力战曹军,父子二人双双战死疆场。可叹诸葛武侯祖孙三代、一门忠烈全部为国捐躯。悲哉诸葛亮!壮哉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