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恭仁皇后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德妃,此人不仅见于史料之中,就算到了现在,也常出现在各类影视剧以及文学小说之中。孝恭仁皇后为康熙朝妃嫔。雍正朝太后,虽然后来身分高贵,但实际上她身份低贱。只是因为,雍正帝继位后,才将抬高母族的。
雍正在为其母家颁爵的敕书中说:“仁寿皇太后曾祖额布根者,本朝旧族,创业名家。太祖高皇帝时,抚育禁庭,视同子侄。”“本朝旧族,创业名家”这么一说,好似乌雅一族当真在当时很有来头一样,但实际上只是雍正的一个好听一点的说法而已。《八旗通志?正黄旗满洲世职大臣卷》:“额参,满洲正黄旗人,姓吴雅氏,世居叶赫地方,初任布达衣大,累擢至内大臣。”“布达衣大”是个什么职位,未得知,但此词的发音,倒是与“包衣大”相近。
《通谱》说:“额柏根,正黄旗人,世居哈达地方,国初来归,其长额森,初任膳房总管,历升内大臣。”虽然并没有指出乌雅氏的出身,但“膳房总管”实际上就是隶属内务府的。
《双全等奏缴雍正元年正月谕旨折》:“散轶大臣舅舅白齐等奏,蒙皇太后之福,皇上之鸿恩,我族俱准入旗。其中六品官一人,七品官一人,蒙古护军校七人,佐领二等侍卫颜德,及原在正黄旗包衣佐领时之笔帖式三人皆为承恩之人。伏乞皇上给予何差效力。等因,于正月初三日具奏。奉旨:该人等俱问大将军王,区别优劣,缮写绿头牌,与人一并引见具奏。钦此,钦遵。将颜德等二人衔名绿头牌具奏。奉旨:该人等交阿尔松阿、舒鲁、白齐引见具奏。钦此。”则可说明,乌雅氏一族,是后来被雍正抬入正黄旗的。所以孝恭仁皇后的身世,原为包衣出身,确认无疑。
而至于为什么后世许多史料,并没有明确记载,自然是因为雍正的缘故。雍正时为九五之尊,是清朝最有身份的人,他如何能让自己的母族,顶着一个包衣的由头。在抬高母族之后,自然也会命人抹去史书中关于这个身份的记载。
德妃的六个孩子中,最牛逼的自然就是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雍正皇帝,想来不用小编多做概述,毕竟关于九龙夺嫡,以及雍正王朝等各类史书电视剧,对于他的介绍,实在太多。
除了皇四子胤禛,德妃另一个较为有名的孩子,便是皇十四子爱新觉罗·允禵。原名爱新觉罗·胤禵,雍正继位后,为避其名号,胤改为允。皇十四子,不仅是那个得到孝恭仁皇后爱护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得到康熙帝器重的大将军。康熙五十七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平定准葛尔叛乱和保卫西藏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惜的是无论他的功绩有多大,最后登基为帝的却是胤禛。胤禛上位之后,凡是参与了夺嫡之争的皇子,结局都不太好。因此雍正帝登基后将胤禵幽禁,雍正四年改为圈禁。直至雍正帝死后,胤禵才恢复了自由。
皇六子胤祚,六岁早殇,史料记载甚少。但我们从他的名字胤祚,便可以看出康熙对其的宠爱程度。《康熙起居注册》中,每每康熙帝要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以“自朕承嗣大统、胤祚家国以来。”为开头。足可见“胤祚”这个词的重要性。
皇七女,幼而殇,只活了短短的两个月,便离开了人世。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这位五公主在皇七女去世的第二年出生,弥补了德妃的丧女之痛,同时也受尽了康熙帝宠爱。“尔公主秀出紫微,祥开银汉,爰从襁褓即育慈闱。爱每笃于兴居,日无违于左右。弱龄受教,聪慧夙成,性自悦乎诗书,行每谐于箴史。谓诞膺夫景福冀永享,夫修龄作聘元舅之家,仰慰慈亲之恋”而且她还是清朝少有的没有嫁去蒙古的公主,而是被赐婚给当时有“佟半朝”之称的佟佳氏家族的舜安颜,原任銮仪使叶克书之子。仅此一点,便可以知道她所受的宠爱之隆。
皇十二女,十二岁而殇,孝恭仁皇后为其作哀诗,以表哀思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