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吕雉到莽莽森森的芒砀山中寻到丈夫刘邦后,刘邦也感激于妻子的艰难苦楚,就在群山中找了一个幽谷,辟地筑室,暂时安居于此,也免了妻儿的奔波劳顿和相思之苦。当时,陈胜起兵举事不久,东征西讨,烽火燎原,各地起义呈风起云涌之势。而在秦治下的郡县,很多当地百姓杀掉郡守县令,以响应陈胜义军。而陈胜起兵的蕲县,与沛县相距不远,沛县令既怕百姓举事杀己,又怕陈胜提兵来袭,便有心向陈胜主动投降,因此他找来萧何和曹参商议。
萧何曹参觉得不妥,说您作为秦吏,代君守城,若降盗贼,如何服众?搞得不好还会激起兵变。还不如招集在外逃亡之士,增添兵甲,加强守备,此为上策。县令觉得在理,依计而行。萧何又建议说,刘邦素有人望,如果赦免其罪,召回使用,刘邦定然感激不尽,则足能以一挡百。县令觉得也有道理,就安排攀哙,让他出面去召回刘邦。
为何选攀哙?原来,攀哙与刘邦是连襟关系,刘邦娶了吕雉,樊哙娶了吕雉的妹妹吕媭。樊哙也是沛县人,出身贫苦家庭,早年以屠狗为业,刘邦好酒也好狗肉,经常到樊哙那吃蹭吃,久而久之,两人成了狐朋狗友。樊哙当然知道刘邦去处,径直往芒砀山,在刘邦的安乐窝找到他,转达了县令赦免他,并请他回去守土卫家之意。刘邦在此半年多,正不知接下来如何是好,县令正好给他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何乐而不归?他便带着之前的壮士和在此收纳的英雄近百人,一路滔滔就往沛县赶。
队伍刚至中途,却见萧何与曹参一路跌跌撞撞奔来,问何故?萧何说,开始我二人本来想请你回来,共图大事,也做通了县令的工作,不想后来县令有所觉察,怀疑我们叫你回来会夺城杀令,他便让人关闭城门,全城追捕我二人,将要诛杀。我二人赶紧爬出城墙,闻风而逃,一路寻你们而来了,现在已到了箭在弦上的关键时刻,不如索性拿下沛县。
刘邦一听,正中下怀,一路往沛县走,一路商量讨论。到达城门下,城门紧闭,萧何建议说,城中百姓,不服县令者众多,不如投书入城,劝那些好事者杀掉县令,揭竿而起。于是,萧何写下一书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意思是如今诸侯并起,肯定要来攻击沛县,不如杀掉县令,改立子弟中有威望者,以响应诸侯,则能保证家人平安。
刘邦看后说,写得好。他把信绑在箭上,到城下喊道,城上各位兄弟,请阅此信,可保全城老小。说毕,把箭射到城楼上。守卒们纷纷取信来读,一传十十传百,守卒们和城中父老对刘邦的话深信不疑,他们一窝蜂跑到县衙,竟然把县令真的给做了,然后打开城门,迎接刘邦队伍进城。
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了沛县,可见开张大吉。不过,这一大帮人,总得有个头。大家推荐就邦为沛令。刘邦谦虚地说,今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如果稍稍处置不当,便会前功尽弃。举大事,在下能力有限,还是请大家另择高人吧。又有人推荐萧何与曹参,他们均推辞,力举刘邦。刘邦还想推辞,有人在人群中喊话说,刘季你就别推辞了,我们占卜过,只有跟着你,才能成大事,得富贵。刘邦遂不再推辞。
于是,大家推举刘邦为头,立为沛公。然后,选择良辰吉日,沛公举行就职仪式,祭祀黄帝、蚩尤,特制赤色旗帜,杀牲祭旗,挂满全城。作完就职演讲后,刘邦封萧何为丞,曹参为中涓(内侍),樊哙为舍人,夏侯婴为太仆,任敖为门客。封官完毕,刘邦又在沛县及周围招兵买马,收兵二三千人,安排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众文武,集结兵马,进攻胡陵、方与二县。然而,出兵不久,刘邦母亲病故,刘邦便召回众人,回到丰乡,先守孝,再说。这一年,刘邦四十八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