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下基层:接待官员十分为难

2020-11-10 14:56:27 作者: 林则徐下基层

  “你用不着给我准备酒席,我不需要招待,你们不必打点我,不必给我上贡,不必给我送东西。”

  这是晚清钦差大臣林则徐上任伊始所发出的第一道公文的现代译文大意,原文还有更细化的交代:“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务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

林则徐

网络配图

  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须扭送,私送者定行特参。”

  林大人是认认真真讲清廉的,但钦差大臣的态度令地方官员无所适从,“招待规格”一切从简,不得浪费铺张,所带随从极少,不收红包。此令一出,各地官员不知所措。

  为什么中央大员减轻地方接待负担,反倒令地方官员为难呢?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古代官场的“招待费”问题。官员之间的迎来送往在当时已成为一大流弊,官场上的接待与级别待遇紧密连在一起。早在汉代,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官员接待方面的制度。接待的标准都有详细规定。官员的级别不同,吃饭的标准也不同。级别高的可有肉有酒,而级别低的则只有少许肉,不能喝酒。古代官员非常重视接待时的排场。而且,为了博得上级领导的欢心以求得升迁,或出于利益关系而互相结交,在接待的背后,又往往会伴随着形形色色的腐败。

林则徐

网络配图

  清代时的官员刻意标榜“清正廉明”。为此朝廷对招待费一项表面废除。明令:京官到地方去,或上司到下面去,出差费用一律自理,而地方官员或下级则不得宴请和馈赠。

  但是,这太脱离实际,所以现实情况大相径庭。由于清代京官的俸禄较低,为了满足私欲,他们往往将放外任或者出京办差视为捞钱的好机会。而地方官员也乐得投其所好,以谋求仕途的升迁。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地方官和下级不光日常接待要花钱,还得对京官和上级有常年孝敬。所谓清廉的大清,地方政府全年竟有大半时间接待上级官员。如此多的官场接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极大地暴殄天物。

  历代上级官员对下级的“招待”,大都采取入乡随俗的态度,他们一旦下到基层,对地方官员的“超规格招待”,一般并不“驳面子”。由此即可看出千年积习之端倪。而破除千年积习,很可能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林则徐

网络配图

  说到这里,你就明白为什么像林则徐这样的清官,“轻车简从”下基层反倒令地方官员头疼的原因。你不下去捞一把,地方官员怎么趁火打劫、“投其所好”,如何找到向上爬的阶梯呢?

  所以,踌躇满志的林大人去广州“虎门销烟”、捅了英夷马蜂窝后遭查办后,官场老滑头琦善顶了钦差大臣的位置,地方接待官员反倒如释重负。与林则徐相比,琦善是个深谙官场潜规则的“明白人”,一切按“老章程”办事,很快与地方官员打成一片,如此上下解除了尴尬气氛、迎来送往便又皆大欢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