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梁武帝是南朝梁国的开国皇帝,他有一个双重身份:“和尚”与“皇帝”。这两个不同的身份在梁武帝身上奇妙地结合了。他曾勤政爱民,却最终一心向佛,看破红尘。他不是昏君,却被叛军活活饿死,落得个荒唐可叹的结局。
网络配图
文武兼备的梁武帝
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个王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464~549),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省常州市)人。萧衍出生在南朝的“齐”国时期,相传是汉代名相萧何的后代;他的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曾经做过侍中、卫尉等高官。
由于家庭背景优越,萧衍的官运亨通,一路青云直上,还被赐予了封地。与一些出身官宦世家的纨绔子弟不同,萧衍具有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南齐建武二年(495),北魏孝文帝出兵数十万攻打南齐,齐明帝萧鸾派遣萧衍等将领率兵迎击。两军对阵义阳,因北魏的军队兵强马壮,声势浩大,南齐的将领畏惧不前,没人敢去迎战。此时,萧衍却主动请战,愿为先锋。他带领部队趁夜色赶到距敌营仅有数里的山上遍插旗帜,虚张声势。等天一亮,北魏的军队看到满山旗帜,以为中了埋伏,阵脚大乱;而南齐的军队见状以为援兵已到,士气大增,立即大举进攻。萧衍带领军队从后方包抄敌军,使得北魏军队腹背受敌,被杀得大败而逃。
赫赫战功让萧衍独步朝中。齐明帝死后,其子萧宝卷继位,即历史上著名的“东昏侯”。萧宝卷荒淫无道,滥杀功臣,引得朝野不满。萧衍借机起兵,推翻了萧宝卷的统治,拥立齐明帝的另一个儿子萧宝融为帝,即齐和帝。没过几年,萧衍又逼和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梁,萧衍便是梁武帝。
萧衍不仅能征善战,而且才情出众,博古通今。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机敏好学,天资聪慧,诗书画艺样样精通,与同时代的沈约、谢、范云等著名文人共称“八友”。即使后来做了皇帝,萧衍也常常手不释卷,秉烛苦读。他精通儒学,写过《孔子正言》等儒学理论二百余卷。臣子在学问上有不明白的地方,都会来请教他。萧衍对史学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命人编修了600卷《通史》,打破传统的编年体形式,另立新格。他写诗撰文下笔成章,文采飞扬,“超迈古今”。他的书法兼通草书和隶书,“莫不奇妙”。他还是围棋高手,棋艺超群。更奇的是,甚至连占卜算卦他也很在行……
如此文武兼备、多才多艺的一位帝王,本该成为一代明君,然而,梁武帝却做出了“爱江山更爱佛门”的选择。
爱江山更爱佛门
梁武帝执政之初,勤政爱民,孜孜不倦。他常常通宵达旦地批阅奏章,到了冬天,夜晚秉烛办公,手都被冻裂了。他还大力提拔清正廉明的官员,善于纳谏,时常关心百姓的疾苦……
梁武帝的生活节俭也是出了名的:每天只吃一顿饭,饭菜没有大鱼大肉,只是一些粗粮和蔬菜而已;政事繁忙的时候,他只是顺口喝些稀饭充饥。他常年穿粗布做的衣服,一顶帽子戴三年,一床被子盖两年。梁武帝50岁以后便断绝了房事,他的妃子们也都衣饰简朴,不尚奢华。他不喝酒,不好乐舞,不到庆典绝不放松娱乐。他注重威仪,衣冠不整绝不见人,甚至盛夏也不袒胸露背。他待人接物谦恭得体,哪怕是见卑微的人,也会如同接待贵宾一般郑重。
在如此出色的皇帝的统治下,南梁的社会风貌有了很大的好转,经济得到了恢复,社会秩序逐渐安定下来,人民的生活日渐富足。也是在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的带动下,社会上开始崇尚文化,开创了自魏晋以来最好的社会文化局面。
长此发展下去,梁武帝一定会成为后世人眼中的“圣主”。但是后来,他却成为了历史上一位“和尚皇帝”。
网络配图
也许是因为梁武帝太富有才情,也许是因为他的内心感情世界太过丰富,他对很多事情格外敏感,也格外需要精神上的寄托。自汉代以来,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广为发展,百姓借信教以求苦中作乐,皇室中也有不少人信奉佛教。而梁武帝不知何时迷恋上了佛教,并一发不可收拾。
梁武帝并不像很多尊佛的皇帝一样是表面造势,他是真心地信奉,虔诚地皈依。他大量阅读和研究佛经,亲自注解佛经,阐述经义。《南史·梁武帝纪》中记载,他“制《涅》、《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计数百卷”。梁武帝以其聪明才智,很快掌握和参透了很多佛学的精义,于是还开坛设场讲解佛法,吸引了众多的高僧和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