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太上皇”,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说到历史上曾被尊称为“太上皇”的皇帝也出现了不少,可是其中却有一位未曾做过皇帝却被尊奉为太上皇的人,他就是刘太公。
刘太公何许人也?
网络配图
刘太公,原名刘煓,公元前271年出生于沛郡丰邑,以务农为生,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
年轻时的刘邦整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与痞子流氓厮混,不务正业。刘太公不是整日训斥,就是痛骂,最不喜欢他这个儿子,可终无起色。后来,刘太公气得无奈就直接叫他“无赖”。没想到的是这个无赖之徒后来竟做上了皇帝。
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可算是扬眉吐气一回了,当着众大臣问他爹:“起初父亲大人常称呼我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仲,即刘仲,刘太公的第二个儿子)。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你说我不如老二,今天看看我的产业,跟老二比谁的多?)刘邦为了表示孝道,还尊他爹为太上皇。那尊太公为太上皇的圣旨中的词整得还挺漂亮:“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此人道之极也。”
网络配图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刘邦尊其父刘太公为太上皇呢?不妨结合史料探其原因: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却行。高祖大掠下扶太公。太公曰:“帝(皇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于是(汉)高祖(刘邦)乃尊太公为太上皇(即太上皇帝)。心善家令言,赐金五百斤。”
这段史料的意思是说:高祖每五天朝拜太公一次,按照一般人家父子相见的礼节。太公的家令劝说太公道:“天上不会有两个太阳,地上不应有两个君主。当今皇帝在家虽然是儿子,在天下却是万民之主;太公您在家虽然是父亲,对皇帝却是臣子。怎么能够叫万民之主拜见他的臣子呢!这样做,皇帝的威严就不能遍行天下了。”
网络配图
后来高祖再去朝见太公,太公就抱着扫帚,面对门口倒退着走。高祖大为吃惊,急忙下车搀扶太公。太公说:“皇帝是万民之主,怎么能因为我而乱了天下的规矩呢!”于是汉高祖刘邦就尊奉刘太公为太上皇帝,心里赞赏那个家令的话,赐给他五百斤黄金。
公元前197年,太上皇帝刘太公崩于栎阳宫,享年75岁,葬于万年(今中国陕西省临潼区北)。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做过太上皇的皇帝确实出现了不少,但是未做过皇帝却能够一跃成为太上皇者,历史上也就只有刘太公一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