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成功政治家 善管理像一位集团老总

2021-01-13 13:26:24 作者: 刘邦是成功政

  著名学者,河南大学知名教授王立群,在《百家讲坛》的最新讲座“大风歌”已于本月25日首播,他的新书《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也同步首发。昨日,记者电话连线王立群和他聊起了他最爱的《史记》和他的新作。电话那头王立群一直对记者以“您”称呼,语气儒雅温,回答精彩细致。

刘邦

网络配图

  刘邦更像一位集团老总

  辽沈晚报:您这本新书的书封上写着 “王立群亲传官商必修的升迁提振权谋论?”您写了一部讲 “权谋”的书?

  王立群:不是,绝对不是。这都是宣传写上去的。这本就是我在《百家讲坛》上最新讲座的一本同期书,就是解读刘邦。讲了刘邦“反秦”、“灭项”、“巩固政权”这些历史事件,还做了各种对刘邦其人的点评。

  辽沈晚报:您新书写作的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史实仍然严谨,但语言轻松不少?

  王立群:实际上,这本书算是有两个版本。节目中的语言比较口语化。我在写的时候就注意让书中语言更轻松更时尚。这样大家看这书就会有一个轻松的状态。有更多的人去看讲解历史的书,传播历史知识的效果才能出来。

  辽沈晚报:在您的心中刘邦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王立群:第一,刘邦是有一个市井之气浓厚的凡人。其二,他是一个政坛高手,虽然他不是科班出身。第三,他马上得天下,是难得的兵家奇才。此外他是一位有识人之名,又有用人之智的统帅。

  辽沈晚报:您之前也解读过项羽,对这一对“冤家”您是怎样看待的?

  王立群:刘邦是一个政治家,项羽是一位军事家。刘邦善于管理更像一位集团老总,事业成功,项羽这方面不如他。但是要说到做男人,刘邦可差远了。刘邦花心不说,自己的老婆一辈子都没搞定,他把众臣搞得服服帖帖,独独没认清吕后。

  传播学术需要更多的一线“明星”

刘邦

网络配图

  辽沈晚报:您经历了《百家讲坛》收视的高峰期,但似乎近一段这个节目的关注度大不如前了?

  王立群:这里是有很复杂的原因的。一方面任何电视节目都有高峰和衰减期。现在观众的味口越来越高了,对主讲人的要求也更高,如果后期的主讲人没有达到一定的影响力,自然也会影响收视率。同样一个唱段,梅兰芳唱和别人唱,效果是不一样的。

  辽沈晚报:但是一批学术明星的出现,虽然掀起了热潮,可是也引来了对学术娱乐化的抨击?

  王立群:首先,我要说传播学术,传播传统文化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前一段,我在美国旧金山做了一次“文化中国名家讲堂”,发现或许这个节目或者国学热潮在国内有所衰减,可是在海外还有几千万的华人在关注着,文化符号是需要传承的,能让那些黄皮肤说外语的青年一代在脑海中产生民族认同感,我觉得这个贡献很大。

  辽沈晚报:但是将学术知识通俗化,普及大众,这与你的学术研究有矛盾吗?

  王立群:语言表达只是外壳,学术品味是藏在背后的。电视讲座是通俗语言和学术追求的有机结合,它不是评书,评书只是在消费历史,是娱乐大众的。

  不必期待在电视剧中获得历史知识

刘邦

网络配图

  辽沈晚报:现在消费历史的情况似乎更严重?比如戏说,比如穿越?

  王立群:历史它有四张面孔,你弄清楚了就不会再纠结了。第一个是真实的历史,它一去不复返;第二是记录的历史,是通过史学家记录的。你说司马迁写的历史,他和真实的历史差距太大了。他写的时候他是有选择的,有自己的好恶的。第三,是传播的历史,这里面文艺作品占了大部分,电视剧,小说,加入了很多想象。甚至可能完全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了。此外,一些对历史的解读、分析,推理也属于这一类。最后一张面孔叫接受的历史,观众看电视剧、读书、听评书……最后在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这个形象和真实的历史可能完全不一样。

  辽沈晚报:但似乎大家对于现在的影视剧是否还原的历史,是否尊重的原著还是在意的不得了?

  王立群:很多人不懂得历史,认为一些书本上所说的是历史,认为一些电视剧中所表现的是历史,实际上那都不是历史。影视剧,小说本来就是娱乐化的。这些都是在消费历史。就不要期望从中获得历史知识。如果想学习和了解历史宁可看看电视讲座,当然自己去读书,读史料那是不过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