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日本人:君臣平时光着脚 说话就像青蛙叫

2021-01-15 10:27:46 作者: 朱元璋看日本

  堂堂天朝之主,却受到夷狄小邦如此奚落,“帝得表愠甚,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

  话说,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子孙都被朱元璋赶回漠北牧羊,日本如此无礼,朱元璋为什么不兴兵征讨?

  天下初定,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当然深知休养生息的重要,从政治上考虑,他自然不愿再起干戈。从军事上考虑,北方的蒙古残余才是心腹之患,日本虽然不臣,但远在大洋深处,劳师远征,胜败难料,他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当然,如果朱元璋能预知他一手开创的大明江山后世屡遭倭寇侵犯,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出动百战之师,不惜一切为子孙拔掉这根荆棘。

  既然不主动进攻,只能被动防御了。朱元璋先是发布禁海令,“诸番国使臣、客旅不通。”又让已经告老还乡的元戎汤和重新出山,负责海路防倭,汤和一口气在浙江、山东、辽宁等沿海地区修筑了59个卫所,驻了三十万大军警卫。

  朱元璋一次又一次忍下了恶气,不过“怒日本特甚”,从此对日本使者一概乱棍打出,朝贡也一概拒绝接受,宁愿与日本老死不相往来。同时,朱元璋把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勃泥等15国列为“不征诸夷”,写入《祖训》,告诫子孙:这些蛮夷国家如果不主动挑衅,不许征伐。

朱元璋

网络配图

  3.日本国王臣源

  从隋朝开始,日本和中国搞外交一向很有几分傲骨,体现在国书的称谓上,就是强调平等,不肯称“臣”。遣隋使携带的日本国书抬头赫然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弄得隋炀帝很不爽。后来日本国书又改成“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还是透着“我俩一般大”的倔强。就连态度最恭敬的遣唐使来华,在史料中也找不到“称臣”国书的记载。元朝就更别说了,直接斩使示威。到了明朝,怀良亲王那封致朱元璋的国书虽然自称“臣”,但他的署名是“征西大将军”而非日本国王。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日本要把强硬进行到底的时候,日本却突然放了个软泡。

  明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朱棣从侄子手中抢走皇位的第二年,一封署名“日本国王臣源”的国书翩然而至。

  “日本国王臣源”是谁?室町幕府的三代将军足利义满。

  不少中国人是从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第一次知道这个“将军大人”的。足利义满是日本历史上的大人物,他以武力结束了南北朝的乱世,统一了全国。而且,他喜慕中国文化,嗜爱中国珍宝、商品、书画。在中日关系断绝了二十余年后,他主动派使者前往明朝,请求朝贡。

  朱棣看到久不来朝的日本“慕义来归”当然很高兴,所以当即派赵居仁东渡日本,册封了“日本国王源道义”,并且赐以一枚龟形金印(“日本王之印”)。“源道义”是明朝人给足利义满起的名字,当朱棣的诏书到达时,足利义满恭恭敬敬的行了跪拜之礼,并在回书上自称“日本国王臣源”。

  天皇是傀儡,足利义满就是日本事实上的国王,他对来自明朝的册封显然很满意,每当明使西来,他都携妻妾亲去兵库港口隆重接待,甚至还在京都的寺院里,身穿明式服装,和明使一同赏玩红叶。

  为表示诚意,足利义满还捉了二十多个倭寇首领,捆绑起来遣使献给朱棣。朱棣大喜,为表示上国气度,当即“命治以彼国之法”。

  “彼国之法”是怎样的?日本使者从北京回到宁波,上船回国前,找了一片空阔的海滩,将这帮倭寇首领五花大绑放在铜甑(古代蒸饭的一种的容器,类似于现在的蒸锅)里,下面燃起柴火,全部活活蒸死。

  这是第一次日本官方对倭寇的直接干涉,可以看出,只要日本政府想做,倭寇完全可以取缔。

  行跪拜之礼,国书称臣——后世有些日本人对足利义满的行为大为不满,认为是日本外交史上的耻辱。其实,就是当时,也有不少臣下觉得丢脸,但足利义满毫不介意。

  足利义满为何对明朝这样恭敬?

  很简单,他需要恢复朝贡贸易,他需要铜钱。

朱元璋

网络配图

  朱元璋断绝了日本的朝贡,并实行禁止贸易的海禁政策,就相当于对日本的严重经济制裁。一方面,中国的金属、缎、绢、瓷器、茶叶、书籍,都是日本的生产、生活必需品;一方面,明王朝的朝贡贸易带有很大的赏赐性质。因为是“外夷”的朝贡,所以身为“上国”的明王朝,无论给价还是回赐往往超出“贡品”价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日本将朝贡看作是一种营利之机,甚至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从1404年明成祖答应恢复朝贡以来,足利义满每派出一次进贡贸易船,回国后其总获利约在二十万贯左右。甚至是从明朝带来的铜钱本身,也是值钱的东西——日本国内无造币能力,国内长期使用的流通货币是中国的洪武、永乐、宣德铜钱。日本国内铜钱价甚高,一千文价值四两银子,从中国输入的铜钱,本身就可获利三、四倍。

  每当载满明朝赏赐货物的朝贡船回国时,日本人就衣冠整齐聚在兵库港的岸边翘首西望。

  一个日本和尚在日记里得意洋洋的写道:“唐(指明)船归朝,宣德钱到来。”

  朝贡贸易对朱棣而言,除了四夷来朝的面子得以满足,还有一个他老子朱元璋搞不定的好处:海上的倭寇基本消失了,因为足利义满是要保护朝贡航线的。因此,朱棣甚至夸奖说:“海东之国,未有贤于日本者也。”


  4.顺则朝贡,逆则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