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刘毅刘裕曾是拜把兄弟 为争权反目

2021-01-15 18:40:30 作者: 东晋刘毅刘裕

  “教主”卢循跳水以后,南方大地再没有“敌我矛盾”了,刘裕开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一个对准的是“拜把兄弟”刘毅。刘毅认为自己落笔一手好文章、跨马一身好武艺,刘裕是个只有蛮力的乡巴佬,凭什么要做“大哥”呢?双方开始勾心斗角第一:裂缝初现,和王谧有关。王谧曾经帮刘裕还赌债,是个有眼光的“投资家”。他又是桓玄的大红人,有几张经典的照片,可以上“新闻首页”:晋安帝要禅让时,他第一个冲进皇宫,抢过传国玉玺;随后屁颠屁颠地跑到桓玄那里,亲手献了上去。因为这个“丰功伟绩”,他在“桓楚”朝,位居“三公”。

blob.png

网络配图

  刘裕“解放”建康后,要清算桓氏残余势力。按理说,他是“甲级战犯”,应当享受第一个被砍头的“殊荣”。

  但是,刘裕先是新立一个傀儡皇帝,紧接着,王谧被任命为侍中、司徒兼扬州刺史,再次上了“头条”。天下震惊,他难道是最大的“卧底”?

  刘裕实在是用心良苦,从表面看:报答当年恩情;更深层的原因是:找一个信得过的“形象代言人”。

  建康城内,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势力强大,自己是山沟沟里走出来的,虽然一夜暴富,顶多算个土豪,城里的老贵族不买他的账。王谧是王导的孙子,祖宗八代都拿得出手,根正苗红。

  于是他一声令下,凡是有争议的“帖子”全被删除,大家要紧跟时代、统一口径。王谧摇身一变成了头号“开国功臣”,当然在背后“拉线”的是刘穆之。

  刘裕自己很低调,任徐州刺史,镇守京口,做了幕后老板。

  刘毅已经想和刘裕分庭抗礼,找到了这个突破口。

  在一次朝会上,刘毅突然站出来,大声问王谧:你说说,皇帝的玉玺如今在哪里?

  王谧吓得面如土色,以为要抓他的“小辫子”。会议一结束,就冲出建康,逃往外地。刘裕听说后,派人把他架了回来,一切官职照旧,又派了20多名武艺高强的侍卫跟随左右。暗地给了刘毅一记耳光。过了三年,也就是407年,对于刘裕来说是大喜大悲,喜的是:桓氏势力被斩草除根;悲的是:王谧死了。任豫州刺史的刘毅激动得跳起来,决定给老朋友一招“化骨绵掌”,无声无息让他中招受伤。他派手下皮沈去朝廷,提出两个方案:1、由琅琊王司马德文(晋安帝的弟弟)任司徒,中领军谢混接替王谧的其他职务;2、司马德文任司徒,谢混任录尚书事,刘裕任扬州刺史,坐镇京口遥控。

blob.png

网络配图

  两个方案有三个共同点:1、表面和刘毅都没有关系,他是清白的;2、阻止刘裕去建康,就留在京口;3、谢混入主中央。

  谢混是谢氏大族的人,刘毅视为知己,要把他推成自己的代言人。

  为了表示对刘裕的尊重,皮沈带着方案先去京口汇报,第一个拜见了刘穆之。刘穆之听了个大概,说:等会儿,我去上厕所。

  出去之后,写了一张纸条派人送给刘裕,意思是:皮沈说的话你千万不能同意。

  过了片刻,刘裕出来接见皮沈,闲聊了几句,说你一路辛苦,先去客房好好休息。

  刘穆之跟着进来,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你不能再在幕后了。如果还只做一方大员,就要受制于朝廷。你要正大光明地站出来,表明你是“老大”,支持你的人有了方向,反对你的人绝了幻想。扬州刺史、入主中央一个都不能少。

  刘裕点了点头,当天启程去建康。几天后,任命下来了,司马德文任司徒,刘裕任侍中、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等,留在建康辅政,原来的职务徐、兖二州刺史同样兼任。

  第二:裂痕越来越大,与卢循有关。

  卢循造反,何无忌刚刚战死,刘裕一赶回到建康,就写了封信,让刘毅的堂弟刘藩带给他,说:我和这些妖人打交道多年,知道他们狡诈善变,目前锋芒又盛。贤兄先整装备战,愚弟把战船修好立即出发,我们联手,一定能剿灭他们。刘毅一看到信,气得肺都炸了,说:他的意思是我一个人肯定打不过卢循,没有刘裕就不行。他对刘藩说:当初我们一同起义,我只是出于谦让,才推他做盟主,你们以为我真不如他。随后他带了2万水军迎战卢循,结果几乎是全军覆没,九死一生逃回建康,声望暴跌“几千点”。

blob.png

网络配图

  刘裕平定卢循后,晋安帝摆下了盛大的庆功宴,喝酒到热烈时,大伙提出:一起赋诗来歌颂这次伟大的胜利。

  刘裕是大老粗,戳到短处了,坐着不吭气。刘毅得意洋洋,当场吟诗一首,其中有:“六国多雄士,正始出风流。”

  这句话意思为:六国时战将武夫虽多,但不如曹魏正始年间的名士风流有韵致。刘毅想表达的是:我的军功可能不如刘裕,但文雅要超过他。

  刘毅身边有两个大名士支持他,一个是谢混,祖父是谢安,父亲就是被孙恩杀死的谢琰。论文才,江左第一。

  当年孝武帝为女儿晋陵公主挑选驸马,对王珣说:公主的夫婿只要像刘惔、王献之那样就可以了。

  王珣说:谢混虽然比不上刘惔,但不比王献之差。

  孝武帝连忙说:那可以了,可以了。

  哪知道还没结婚,孝武帝被宠妃杀死了。大臣袁崧想插上一脚,把女儿嫁给谢混。王珣急忙上去阻止:你还是不要靠近禁脔吧。

  东晋初,国家很穷,每有一头猪,大家就割下猪项上的一块肉,送给晋元帝,因为这块是最肥美的。被称为“禁脔”,脔是肉的意思,这个词后来比喻成内定之物,其他人不能染指。后来守丧期满,他和晋陵公主才完成婚礼。另一个人叫郗僧施,是郗超的侄子,也是风流倜傥,名重一时。刘毅当上荆州刺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