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李渊的儿子,李治的爸爸,武则天的丈夫兼任老公公。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唐太宗画像
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年轻的时候就从军了,那样的乱世,基本上男孩子到一定年龄都会从军。李世民军功不错,曾经救过隋炀帝,平定过军阀,为大唐出了不少力。李世民如此努力,不过他还是次子,次子要继承皇位,首先要扫清的就是长子李建成,李世民想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杀掉。所以有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他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也没办法,只能让这个儿子继承皇位。
实验证明,能踏着白骨站上帝位的人绝不是等闲之辈。李世民成功的当了皇帝,他并没有因此作威作福。他愿意听取大臣们的意见,虚心纳谏,休养生息,勤俭节约。他经常用隋朝灭亡的教训来教育群臣,官制改革,注重吏治,努力让政治清明。并且在国内减赋税,知人善用,励精图治。在国家疆土方面,他也收复了很多像突厥一样的边陲国家。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能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乱世中,军功赫赫。登基之后,迅速转换角色,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他任内,也成就了一批像魏征一样的千古名臣。李世民23年的统治期间让唐朝迅速繁盛起来,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唐太宗被称为什么
唐朝时,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表现出北方各民族和西域首领对唐太宗的尊重。北方最早以游牧民族为主,在他们的传统里尚武,性格比较强悍,“可汗”这一称呼最早是用于对部落首领的尊称。
松赞干布求亲图
发展到后来,只称呼所有部落总首领为“可汗”或者“大汗”,各个小部落首领只称为汗。但是游牧民族对于自己强劲的敌人或者自己臣服的人也称作“可汗”,他们崇拜强者,所以太宗才会被他们称为“天可汗”,表达他们对唐太宗的认可。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不仅仅是因为他军事能力强,少数民族之所以如此尊重太宗,大致是因为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李世民不单纯的是为了打仗而打仗,他打仗的主要意图是收复,不仅要收复地皮,还要收复人心。他一直允许少数民族居住在唐朝土地上,不歧视他们,他们可以做生意,当官,参与汉人做的所有生产和生活活动,受到了公平的对待。唐太宗还把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帮助发展藏族文化,大力团结了藏族族和汉族的民族关系。所以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是因为他实行良好的民族政策,才会受到各民族的尊重。
“天可汗”是对太宗的尊称,也是各个民族人民对他的肯定,这也说明他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仅仅是这一个尊称就能看出他的政治能力很强。
唐太宗擅长什么书法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参与了唐朝的建立,更主导了著名的玄武门兵变,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千古一帝。这样一位帝皇,我们不禁想象他笔下的字该是如何的苍劲有力,霸气凌厉,但是事实上,唐太宗更钟爱行书,行书相较于楷书而言,不那么正式,相较于草书而言,又不那么潦草,但是方便实用,又不失美观,是集楷书的艺术性和草书的快速书写的特点于一身的书法字体,因此,行书也叫行楷,或者行草,端看你下笔更偏向于哪一种字体了。
唐太宗图片
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之书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又常常与当时的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后来看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爱不释手,唐太宗的书法字体也渐渐地向行书发展,而因为唐太宗更喜欢行书,所以大力的发展和推崇行书,使得当时的行书盛极一时,奠定了行书在今天书法史上的地位。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行书的大师,但是传世的作品较少,至今流传的仅有《温泉铭》、《晋祠铭》等。更值得一提的事唐太宗将《温泉铭》用来刻在碑文上,这是第一次将行书用于碑文刻字,为行书的使用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唐太宗为行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一代帝王,在书法上自然需要很高的造诣,虽然他流传的作品不多,但是从这仅有的作品里面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李世民在书法所下的功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