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少年就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又潜心钻研,终成大家。出山之初,为朱元璋说明天下形势,指明发展方向;危急关头,他坚定朱元璋的信心,指出胜利的必然趋势,然后谋划战策,布置实施,一举奠定胜局。
一、出色的才学
刘基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地主家庭,天资聪颖,史册说他从小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能,而且特别喜欢读书。凡是能看到的书,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兵法战策,或是经史子集等,他都要认真阅读,“过目而洞识其要”。他十二岁就考中秀才,被称为“神童”。
网络配图
十四岁时,他进入地区级官办学校“郡库”。首先学习的是《春秋》,这是一部言简意赅、但哲理深奥的儒学经典。初学者朗读都不容易,更不用说读懂并阐述独到的见解了。没人看到刘基拿着经卷朗读,而他只默读了两遍就能倒背如流。老师问他文字的含义,他言语流畅、引经据典地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老师以为他曾经读过《春秋》,于是就又拿别的书来测试他,结果还是一样。他的老师大惊:“奇才,非平常之人”。
到十七岁,郡库的老师教不了他了,他离开了郡库,又拜当时著名学者、主张读书要经世致用的郑复初学习儒家理学。他虚心求教,勤奋刻苦,博览群书,遍读诸子百家著作,特别喜读天文、地理、兵法、数学类的著作,并潜心钻研,用心体会,很快就精熟于心了。
有一次,他在一家书屋看到一本天文著作,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第二天再去,又仔细阅读。书店伙计挖苦他年轻看不懂,他竟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书店老板知道后十分惊奇,要把书送给他。刘基说:“这部书已装在我胸中了,书对我已经没有用了。”
元朝末年,官场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终于引发了红巾农民大起义。身处乱世,素有济世报国之心的刘基,虽有才能,却不受重用,饱受排挤,于是愤然辞官。
回到家乡的刘基,为实现自己救民水火、安定天下的宏愿,闭门谢客,手不释卷,潜心研读天文地理、兵法战策之学;又遍访高人隐士,广交志士贤达,拜周颠和尚为师,走访宋滚、赵天泽、宇文淳等人,结为志同道合的挚友,使他赢得了“孔明再世”之名。
他发愤著述,写成《郁离子》、《春秋明经》、《梨眉公集》和《百战奇略》等书,在政治上提出了“国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在哲学理论上,提出了“气”是世界本源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在军事上,提出了“以德制胜”的战略理论。他的诗、文气魄宏大、见解独到,寓意深刻,显示了大家风范。
网络配图
二、过人的见识
1360年,已经五十岁的刘基,应召来到应天府(今南京),受到朱元璋的礼遇,于是决定重新出山,辅佐朱元璋统一天下,实现自己济世救民的志愿。他高瞻远瞩,见识过人,深受朱元璋的赏识和信任;他足智多谋,屡建奇功,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初到应天,朱元璋求教统一天下的谋略。刘基针对当时的形势,先向朱元璋陈述了著名的“时务十八策”,提出了立体式全面发展的构想;接着,为朱元璋指明了军事发展方向,确定了统一天下的思路。朱元璋大喜,从此倚为重要谋士,他协助朱元璋按谋而行,统一了天下。
在如何对待韩林儿的问题上,刘基也表现出了过人的见识。韩林儿的父亲是领导发动元末红巾农民起义的韩山童。韩山童死后,其部下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小明王,作为天下红巾军的共同首领。此时,刘福通战死,红巾军分崩离析,而朱元璋已经羽翼丰满,如果再尊奉韩林儿,不仅政治上受制于人,而且军事上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1361年正月,朱元璋依旧例,率文武百官遥拜小明王,行庆贺之礼。独刘基一人不拜,朱元璋问为什么,刘基说:“韩林儿只是个牧童小儿,无德无才,为什么要尊奉他呢?”接着陈述理由,劝朱元璋争取主动,打出自己的旗号,以成霸业。朱元璋不听,认为尊奉韩林儿可以争取人心,可以更好地发展。
网络配图
1363年,朱元璋为救韩林儿差点失掉了战略要地洪都(今江西南昌),又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确实在军事上走了一段弯路。最后还是采用刘基的计策,用重兵扼守都阳湖四周出口,断绝陈友谅物资供给,迫使他率军出逃,死于乱军之中。事后,朱元璋明白了刘基当初不拜韩林儿的道理,果断地杀掉了韩林儿,自立为吴王,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而刘基始终随军征伐,参赞机要,屡立奇功,朱元璋称赞刘基是他“创立江山的第一等功臣”。
然而,这样一位有非凡智慧的人,明朝建立后,由于刚正忠直,严格执法,得罪了权贵,也渐渐为朱元璋所疏远,虽急流勇退,小心谨慎,终于没能善终(被胡惟庸毒杀),成为了一个悲剧性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