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投降条件是什么?文天祥都答应投降了为何还是死了?

2022-09-02 02:32:18 作者: 文天祥的投降

  文天祥的投降条件是什么?文天祥都答应投降了为何还是死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到文天祥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惨的,但是他却一直活在人们心中,他真的是非常的厉害,是宋末三杰之一,在江西和广东抗元,最后虽然被俘但是宁死不屈,其实文天祥当时有个说法,就是文天祥可以投降,但是必须让忽必烈答应他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也非常的简单,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文天祥最后还是被杀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看看吧!

  公元1278年11月,元军攻入广东潮阳县境内,文天祥仓促率军与元军将领张弘范交战,结果兵败被捕,文天祥想吞药自杀却未能如愿,最后被士兵押送到张弘范的面前。

  当时,左右官员都命文天祥向张弘范行跪拜之礼,但文天祥却傲视不屈,张弘范很佩服他的气节,便以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并带着他一起来到厓山观战。

  随后,张弘范要求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却回答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叛离父母,这可能么!”

  后来,架不住张弘范强迫索要书信,文天祥在经过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时,便写下名传千古的诗歌《过零丁洋》给张弘范,以示答复,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97年2月,张弘范率领的元朝军队在崖山大败张世杰的南宋军队,这一战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八岁的皇帝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张世杰随后也溺水身亡,南宋就此覆灭。

image.png

  厓山之战后,张弘范特意在军中置酒宴犒军,并再次对文天祥劝降:“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却留着泪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

  张弘范自知无法招降文天祥,便派人将其护送到京师,交给忽必烈处理。在路上,文天祥一心求死,所以连着绝食八天,却最终还是没有死成,这时文天祥的求死欲望也就降了下来,他开始正常吃饭,并决定和元朝斡旋到底。

  等到文天祥来到京师后,恰逢忽必烈正在大范围搜寻有才能的南宋官员,于是王积翁便趁机向忽必烈力荐文天祥,表示整个南宋都无人出其右。忽必烈听后大为震撼,便派王积翁前去劝降文天祥。

image.png

  面对王积翁的劝说,文天祥回复了这样一段话:“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倘若元廷真愿宽赦我,那就让我出家做一个江湖道士了此残生,这样将来还可以以顾问身份为元廷效力。但是,如果现在立即给我高官,这不仅让我对不起那些为国家而牺牲的同僚,更是让我把自己平生所信奉的东西都给丢弃,这样的我又有什么用呢?

  从这层意义上说,文天祥给忽必烈提出的要求,就是放他到外面出家做一个脱离尘世的道士,不再过问朝廷政事。至于将来,必要时他可以以道士的身份来给忽必烈提一些治国的建议,兼任忽必烈的顾问,这就像当年的丘处机对于成吉思汗一样。

  王积翁听了文天祥的话,也觉得有道理,毕竟文天祥内心的忠义二字,也是需要时间来磨平,总不能让人家一转身就背信弃义,那也实在太无耻。所以事后王积翁便联合十个原先的南宋官员,一起向忽必烈求情,希望能够释放文天祥,让他出家做一名道士。

  忽必烈本想同意,结果这时候一个叫做留梦炎的大臣站出来反对。

  这位留梦炎和文天祥一样,都曾是南宋的状元郎,后来文天祥担任右丞相,而这位留梦炎则担任左丞相。但后来在元军进攻杭州时,文天祥选择誓死抗元,而留梦炎则率众投降。

image.png

  投降元朝的留梦炎为忽必烈鞍前马后地忙碌,还亲自劝降了一大批南宋官员,由此他自己也做到了元朝丞相的位置。

  因为文天祥与留梦炎的共同经历和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留梦炎自然对文天祥充满怨恨,他害怕文天祥将来会取代自己的位置。

  所以,在忽必烈有心要释放文天祥时,他便跑出来对忽必烈说了这样一番话:“你今天释放文天祥,明天他又跑到南方号令江南义士抗元,这置我们于何地呢?”潜台词就是不要因为一个文天祥,就将我们这些积极归降的人置于尴尬位置,否则我们会寒心的。

  由此,忽必烈便决心不释放文天祥,而是逼他投降,否则就处死。最终,文天祥在经受了长达三年的各种劝降以及五花八门的酷刑后,选择英勇就义,从而兑现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承诺。

  至于这位留梦炎,虽然对元朝有着天大功劳,但无论是元代官修《宋史》,还是明初编订的《元史》,都没有留梦炎传记,他如同遗臭万年的秦桧一样,其为后人所不齿。后来乾隆更是下令,凡留姓子孙参加科举考试,均需先声明非留梦炎后代,才有考试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