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知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邹普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元末明初,风云际会,各类小型豪杰揭竿而起,共同反抗暴政。朱元璋当然是最后的大赢家,而且赢得盆满钵满,赢得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天下。当时的起义军林林总总,奇人异士也不少,只不过按照成王败寇来算,都埋没在历史的故纸堆之中,无人问津,邹普胜就是其中的一个。
现在的人,将刘伯温描述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的谋士。其实,一方面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军队中地位并不算高,另一方面为了煽动百姓,各支起义军中都有刘伯温这种角色,朱元璋捧出刘伯温,而徐寿辉则是捧出了邹普胜。
只不过两人的起点相差实在太远,刘伯温是正儿八经的元朝进士,还当过元朝的小官,而邹普胜则是一个铁匠出身。他喜好道学,又偏偏受到彭莹玉的影响,成为后者的门徒。彭莹玉是一个和尚,又是白莲教的在江西地区的教首。这种错综复杂的宗教关系,让邹普胜的经历显得非常传奇。
当徐寿辉准备在蕲州发动起义时,曾经带着材料让邹普胜打造锄头等农具作为武器。也不知道是因为数量太过庞大让他起了疑心,还是真的能掐会算,邹普胜则对徐寿辉说:现在天下还要锄头做什么,我应当为你打造武器。(今天下尚须锄治耶?当为炼一剑赠君耳)
于是,邹普胜也投身于红巾军,为徐寿辉出谋划策,以推翻元朝的统治为目标。徐寿辉攻下蕲州,率先称帝,定国号为天完。没有人劝说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手下将领只想瓜分胜利果实,过一把瘾。
抢先出头的好处是能迅速积累人气,但是坏处就是成为众矢之的,不仅元朝统治者率先攻打敢于称帝的起义军,就是其它的农民军,也对天完国虎视眈眈。在这种形势下,徐寿辉建立的政权可谓腹背受敌,四面楚歌,形势不容乐观。
然而,当时天完国有四个猛人,他们分别是邹普胜、倪文俊、赵普胜、傅友德,号称四大金刚。其中倪文俊是元帅,赵普胜和傅友德都是大将,而邹普胜则是出谋划策的太师,排名也是四大金刚之首。就靠着这四个猛人,天完国不仅没有迅速完蛋,而且还攻下了江西、湖南一带,盘踞长江中游,坐拥百万大军。
徐寿辉能依靠这四人稳定了局势,却没有能稳定自己的皇位。陈友谅不知不觉利用他和倪文俊的矛盾,获取了他的信任,并且慢慢掌握了权力。最后,在天完国军队攻打朱元璋的途中,陈友谅干脆在采石弑杀了徐寿辉,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汉。
对于邹普胜,陈友谅兵不舍得杀,还是任命他为太师。邹普胜对徐寿辉也没有多大感情,反而认为陈友谅更像是乱世的明主,更能统一天下。于是,邹普胜竭尽全力辅佐陈友谅,让大汉又维持了一些时日。只不过,在鄱阳湖一战中,朱元璋终究是天命所归,不仅赢下了至关重要的胜利,而且还一箭射死了陈友谅。
陈友谅时候,陈汉政权自然难以支撑,邹普胜是谋士,却不能抵挡天下大势。眼看大局已定,他退隐山林,甚至改名为何野云,安心做了一名闲云野鹤的道士。昔日被热捧为有通天彻地,能让风云变幻能耐的他,最终云游各地,以相面堪舆为生。
相传何野云曾经愤恨于自己没有选择明主,但刘伯温对于这名同行非常仰慕,还请朱元璋宣召他入朝为官。然而,败军之将岂敢言勇?作为谋士,他知道输得很彻底,输掉的不光是前途,而且还有这辈子的名誉。满心羞愧的他,自然没有脸出来做官,只能继续自己的道士生涯。
据说晚年的何野云,出没在潮汕一带,他用自己所学的一些把戏,为人看相、算命,捉弄恶霸,戏耍官府。这些故事越传越神,反倒又让他成为当地的神仙,在那一带,他有为虱母仙、邋遢道士、何野云仙师、龙尾圣王、龙尾爷、龙爷等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