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伐秦制定完美计划,却想不到是意外带来了胜利!

2022-09-23 02:31:43 作者: 刘裕伐秦制定

  刘裕伐秦制定完美计划,却想不到是意外带来了胜利!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知识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刘裕想要继续提高自己在晋朝的威望,以便自己可以代晋称帝。当时的天下以后秦、魏、晋最强。当时后秦占据晋朝的故都洛阳,什么样的功劳能抵得上收复故都的功劳呢?

  刘裕便在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准备伐秦。

  伐秦背景以及原因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后秦皇帝姚兴去世,后秦先是姚愔以及大将军尹元等叛乱,继而各种叛乱不断,正是刘裕伐秦的最好时机。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九》兴卒。羌酋党容叛,泓遣抚军将军姚赞讨降之,四月。西秦襄武侯昙达等击秦秦州刺史姚艾于上邽,破之,徙其民五千馀户于枹罕。六月,并州胡数万落叛秦,入于平阳。氐王杨盛攻秦祁山,拔之,进逼秦州。夏王勃勃帅骑四万袭上邽

  受限于内忧、外患,后秦兵力严重不足。只能防守蒲坂、崤函、潼关、武关、蓝关等诸地险关。刘裕的行军目标便是消灭这一个个关隘。

  桓温第一次北伐是自江陵攻打武关,进入秦岭之中(秦岭地势复杂,不易于后勤的运输),后因勤补给困难,军队受困于饥饿疲劳,桓温最后只能遗憾收场。

  刘裕吸取桓温北伐的教训,决定主力从水陆进军,并且借用淮泗、黄河水道,运输补给,靠着河运,保证军队持续作战力。

  因此刘裕有了以下六路大军伐秦的安排。

  伐秦路线安排以及原因:

  一、先锋军是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领步军,从淮、淝向许、洛之地进攻。

  檀道济自颖水出项城,向许昌进攻。

  王镇恶从淝水出商丘,向荥阳方向前进。

  最后双方会师于洛阳,等待刘裕大军主力。待全军汇,大军便共同西进关中。

  许昌是进入洛阳地区的必经之地,水陆交通便利。许昌西北距离洛阳、东南距离项城都不过200余里,前可进,后可退,是刘裕此次北伐刘裕的重中之重。

  另外许昌水路发达,东方连接淮、泗,刘裕的补给能从后方沿着水路源源不断地运来,许昌能作为刘裕后勤补给的中转站,因此无论如何都必须拿下许昌。

  商丘东方接连彭、沛,南方接连谯县、寿县,是黄淮地区的重镇。春秋时期,晋楚两国谁掌控霸权,就看宋都商丘在谁手里。控制商丘,便控制了进出中原的道路。

  荥阳,在今荥阳市东北,为洛阳东方大道,更拥有虎牢这个洛阳东方门户。虎牢关被山岭围绕,地处嵩山、黄河之间,绝岸险崖,历来是戍守重地(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更是家喻户晓)。同时也是王、檀西进洛阳的必经之地。

image.png

  《读史方舆纪要》(许昌)州西控汝洛,东引淮泗,舟车辐集,转输易通。《宋书·檀道济传》高祖北伐,以道济为前锋出淮、肥,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进克 许昌,获伪宁朔将军、颍川太守姚坦及大将杨业。至成皋(即虎牢关),伪兗州刺史韦华降。径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洸归顺。《宋书·王镇恶传》高祖将北伐,转镇恶为咨议参军,行龙骧将军,领前锋。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邵陵、许昌,望风奔散;破虎牢及柏谷坞, 斩贼帅赵玄。军次洛阳,伪陈留公姚洸归顺。

  二、北路军派遣冀州刺史王仲德,以水军从巨野入黄河,攻取滑台,都督前锋诸军。

  王仲德除了都督诸军外,还有两个重要职责,一个是拿下滑台。滑台即现在河南滑县。北临黄河,附近有白马津、延津(石勒改为灵昌津)等渡河重地,这里是渡过黄河,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

  另一个职责为刘裕主力部队清扫前进障碍。

  王仲德拿下滑台后,一面分兵驻守此地,监视河北魏军动向,随时策应刘裕的主力军。

  当时魏人国内对刘裕伐秦如何应对,争论不休,不能拿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所以在刘裕伐秦初始,魏国与刘裕算是保持了微弱的平衡。

image.png

  《宋书·王仲德传》义熙十二年北伐,进仲德征虏将军,加冀州刺史,为前锋诸军事。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九》王仲德水军入河,将逼滑台。

  三、南路军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籓向阳城(河南登封县)进军。

  朱、胡两军为王、檀前锋军的侧援,随时策应前锋军,以防意外。

  阳城县有洛阳东南关隘轘(音同换)辕关,亦是自东南方进入洛阳的必经之地。刘裕打算将洛阳的屏障一一拔除。

  四、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自汴水,攻仓垣,出石门(荥阳县北)入黄河,为前锋军后援。

  仓垣为开封前身,南临汴水,同样是黄河中游的水陆要道,也是沈林子西进的必经之路。

  沈林之在攻打洛阳之前为前锋军后援,防止前锋军被切断归路,其最终军事目的也是攻下洛阳。待前锋军拿下洛阳之后,沈林子便随檀道济一起向西进军。

  《资治通鉴》沈林子自汴入河,襄邑人董神虎聚众千余人来降,太尉裕版为参军。林子与神虎共攻仓垣,克之。

  五、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率领三千兵马开赴武关,武关是荆楚进入关中的要道。

  刘裕派遣这一路军的目的是疑兵之计,为了牵制关中秦军,并未参与洛阳之战。却不成想成了一股奇兵。

  六、刘裕率领大军从淮泗进彭城,然后转巨野入黄河,逆流西上洛阳。

  待前锋、南、北攻破洛阳后,刘裕便率领主力军沿水路西,会师洛阳,然后大军西进一举破秦。

  这边是刘裕的总体战略,前锋军攻城拔寨,王仲德保障水路的畅通,给刘裕主力提供安全航线。

  刘裕的总体战略十分详尽,若能一步步执行,刘裕伐秦或会顺利的多。但世上哪有完美的计划,意外总是无处不在。

  意外有三:

  1、洛阳秦军直接投降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