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壮志难酬
1179年,辛弃疾被调任湖南,不惑之年的他没想到将会在这里迎来南归事业的高峰。
他人生的光荣与梦想,起伏与转折,悲伤与落寞,都将融合在此地。
来到湖南的辛弃疾又碰到了农民起义,这一次他作为旁观者的角色,看到了农民被赋税压迫被官吏驱赶。
于是辛弃疾上书宋孝宗《论盗贼劄子》,为老百姓喊冤。他说:“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取乞害之……。”
他认为认为农民起义是官逼民反,要想真正治理必须整顿吏治,爱护百姓。
皇帝听后,让辛弃疾放开手脚干并任命他为湖南安抚使。
为确保湖南长治久安,辛弃疾给朝廷打报告在湖南建立一支飞虎队,用来维护当地治安,镇压贼寇。
辛弃疾积极进取的精神,本来就与当时只求苟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他昂昂千里,刚正独立的个性,更使他常常遭到记恨和排挤。
1182年,一场风暴正向辛弃疾席卷而来。
监察御史王蔺上书皇帝,弹劾辛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说他家中并不富裕,怎来钱财养兵,全因他推行严政,虐害平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因名声所累,所以含冤受屈。
辛弃疾刚接到浙西提刑的任命,可是还没来得及上任,就被撤销了一切职务。
自古皇帝皆多疑。
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从29岁到43岁这短短13年间换了14次官职。
官职被罢,辛弃疾便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西江月便是他在带湖上饶隐居时所作。
归隐之后,辛弃疾再也没有机会为国尽忠,一心恢复中原成为了他此生的执念。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他,放下了手中利剑拿起了狼毫。
即便身处山林,心里想的却还是疆场。
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
当他登上城楼,回首昔日上阵杀敌时,写下这首《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是感伤,是无奈,是悲愤。
好景不长,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他又被迫离职,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到铅山。
1207年,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让他快速到临安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重病卧床不起。
他熬到68岁,也没能等到南宋灭金,只听到一场场战败的消息。
弥留之际嘴里念叨的还是:“杀贼,杀贼,杀贼!”
这个一生都梦想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人物,就此走到了尽头。
05.不改初心
辛弃疾一生,三仕三已,自他南归43年,或赋闲散居,或沉沦下僚,不得尽其才。
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一世英豪,不得不过着宜醉宜游宜睡,管竹管山管水,万事云烟忽过的无聊生活。
纵观辛弃疾的一生,年少成名是沙场点兵的将帅,执戈横槊的英雄,气势豪迈,虎啸生风。
进入中年后,经历了人世的危机和宦海沉浮,他已无法点兵沙场,但却仍醉里挑灯看剑,心系祖国山河。
暮年退隐仍未中止恢复中原的宏愿,弥留之际仍不忘杀敌报国。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他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然而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他将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全部寄于词作之中。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辛弃疾的一生都在坚守初心,不畏权贵。从不向世俗妥协半分,永远如少年般意气热血,用力而又认真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