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诗人辛弃疾,无论是用剑还是用笔他一直在战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宋词有婉约之美,有豪迈之壮。
他以词赋闻名于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他精忠大义,与岳飞齐名。论文采词作,与苏东坡不相上下。
他写杀敌报国: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每一首读起来都能让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
他写人生体会: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们只知他是南宋赫赫有名的豪放词人,却不知他亦是满腔热忱报效祖国的热血赤子。
01.少年之志
公元1140年5月,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历城。
时势造就英雄,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这一年,宋金之间再次爆发了战争。
南宋是忍气吞声惯了的“懦弱”,即便战场上占得上风,但是对金国的“威风”还是心有余悸。
于是在高宗和秦桧的主持下,议和称臣,割地赔款,同时还送上了一份大礼——抗战派岳飞父子的性命。
南宋政府靠此得到了短暂的安定,临安恢复了安宁,西湖畔又开始歌舞升平。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虽南方临安人已经忘记了亡国之仇,纷纷醉倒在富贵温柔乡。
但是在北方,汉族人民并没有顺服于金人的统治,面对民族压迫,抗金起义时有发生。
辛弃疾就成长在这一片土地上。
辛弃疾的祖父辛赞为家计所困,未能南下,曾在亳州谯县做县令。
辛赞虽身在金朝但却念念不忘恢复中原,每逢闲暇就带着辛弃疾等子孙辈登高望远,指画江山,传授技艺。
辛弃疾从小受祖父影响,文武双全,对于兵法有自己的见解。
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
这便是辛弃疾的少年之志。
02.名扬天下
高宗绍兴31年(公元1161年)。
金主完颜亮发动60万大军,兵分四路南侵,叫嚣着在百天之内必然灭掉南宋。
面对金人的暴虐和横行,宋人不堪压迫,纷纷造反。济南人耿京聚众数十万,在今水泊梁山一带,带头起义。
由于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辛弃疾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
面对风起云涌的动荡局势,辛弃疾也迅速拉起了一支2000人的队伍,投奔耿京。
辛弃疾便跟着耿京“上马击贼,下马草檄”。
还没来得及大展身手,起义军首领耿京就被叛徒张安国杀害。
起义军一时群龙无首,很快溃散。
1162年闰二月的一天晚上,在金人占领区的山东济州城内,金兵5万大营之中,新任济州知州张安国,正在宴请几位金国将领。
张安国和几位金将推杯换盏,称兄道弟,气氛非常热闹。
此时,一个士兵报告张安国说,外面有个大汉要见您,说曾经和您一起共事过。
张安国酒兴正酣,面红耳热,想也没想就踉跄着出去了。
刚出大门就见一个高大雄壮的身影猛扑过来,抓着张安国扔在马背上,便扬鞭策马而去。
等金兵将领反应过来时,只见驰马之人已经出城,向南方奔去。
南宋人洪迈在《稼轩记》中形容此次事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辛弃疾活捉张安国堪比张翼德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也是辛弃疾的人生写照。
这一年辛弃疾23岁,这是他年少扬名的时刻,也是他一生中的巅峰时刻。
03.平定叛乱
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退位,宋孝宗继位。
新帝继位,推行新政,主张抗金。
此时的辛弃疾在江阴作签判,他觉得机会来了,是时候报效祖国,上阵杀敌了。
可他人微言轻,满腹经纶无人懂得,所以向时任江淮宣抚使张浚出谋划策谋。
张浚此人志大才疏,向孝宗提议攻打金兵时忽略了辛弃疾最核心的“分兵杀虏”。
符离之役,不战而溃。无可奈何的宋孝宗再次和金国签订了和议,史称“隆兴和议”。
面对惨败,辛弃疾捶胸顿足,胸中意气无处排遣。
他亲自面见孝宗并献书《美芹十论》,提出一系列作战方案,又向宰相虞允文呈书《九议》军事论文。
可当时的南宋官场,文官只懂得享乐,武将也不思进取,议和派大行其道。
南宋政府更是目光短浅,他们把辛弃疾从北方投奔南方的爱国者,蔑称为“归正人”,视为异己分子不重用。
1175年,南宋内部爆发动乱,一众朝臣无计可施,皇帝派辛弃疾前去平乱。
一心规划如何对金作战的辛弃疾,阴差阳错的将军事才能用到了内部的平乱上。
一个叫赖文正的茶商在湖北起义,很快到了江西建立根据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辛弃疾从当地驻军,农民之间招募勇士。组织了一支作风剽悍的精锐部队。兵分两路,一方进攻,一方防守。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在茶商军支持不住时,辛弃疾便去招降,茶商军纷纷投降。
因为平乱有功,辛弃疾得到了升迁,1177年,被任命为湖北安抚使。
名为提拔,实为平乱。当时湖北境内治安混乱,盗贼猖獗。
辛弃疾上任后用常规的手段并不奏效,于是按照“治乱世用重典”的办法,实行“严打”政策。
采用“得贼则杀,不复穷究”,抓到盗贼就杀,不再通过审理手续。
湖北的治安变好了,百姓拍手称赞,但也因此埋下了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