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朱允炆为何不效仿推恩令的读者,下面中国知识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古以来分封都会给后期统治者带来莫大的麻烦,而王权更是仅次于皇权,汉朝因大封同姓诸侯王导致了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同样西晋是也爆发了八王之乱。可是历代开国君王对封王这件事却乐此不疲。同样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也进行了分封。这给后继之君朱允炆埋下了靖难之变的伏笔。
朱元璋分封
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皇太子朱标之次子。由于朱允炆父亲朱标和长兄虞怀王朱雄英早逝,朱允炆成为了皇位继承人。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继承大统,年号“建文”,故被又称“建文帝”。由于朱元璋原来分封的藩王都是建文帝的叔叔,为了避免皇权受到王权的威胁,诸侯国尾大不掉。于是建文帝着手准备撤藩。
朱允炆(影视形象)
建文帝先后废周王、岷王、齐王、代王为庶人,降旨严厉批评湘王,致使湘王阖宫自焚。进而下令不准亲王节制文武吏士。削除内地诸王之后,开始把矛头指向燕王。燕王朱棣为了活命,绝地反击。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起兵反叛。这就是上问题到的靖难之变。
靖难之役行军线路
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胜利而告终,建文帝在此一役之后下落不明。
时至今日,我们讨论起这段历史都会提出无限的假设。我们今天讨论一下,建文帝当年可不可以使用“推恩令”来撤藩。
“推恩令”由汉武帝时,主父偃提出。顾名思义,就是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皇帝广施德惠,诸侯王原来只有一位嫡长子继承人改为所有子弟都可以继承,比如以前的各诸侯的封国只由其长子继承,现在成为由诸侯王的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这种制度传递两三代以后,再大的封国也会越来越小,最终变成郡县制,纳入国家统治范围。
推恩令
首先,汉武帝虽然不能完全限制各诸侯国王,但是经过平定七国之乱,各诸侯实力已经受到很大打击,而且汉武帝的中央政权实力十分强大,文武贤臣都很多。虽然朱允炆还算聪明,但是朱元璋在开国之初把许多治世之臣都杀死了,朱允炆苦无帮手,中央力量比较弱小,无法与强大的地方势力抗衡。如果朱允炆强行实行推恩,无异于逼反诸王,其他王国也必然站在朱棣一方,还不如现在。
汉武帝
其次,推恩令说白了就是爹死了,领土分给几个儿子。各诸侯王经过开国大战后,子孙死伤较多,推恩令并不见得会有多大效果。更何况大明才建国不久,第一代的诸侯王还没有去世,即便实行了推恩,诸侯王在封国还是最高的领导者。对于燕王朱棣而言,反意已决,即使有推恩对于燕王一点限制作用都没有。
永乐帝-朱棣
所以说,实行推恩令的必须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汉朝之所以能削藩成功,是因为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巩固了中央集权,使皇权有了一定的威严。而不是推恩令,推恩令只是军事胜利以后的一个政治措施,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也无法实施推恩令。也就是说,如果靖难的胜者是朱允炆,那么朱允炆才可以实施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