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李辅国内外俱丑,一无是处,接下来中国知识网小编为您讲解
李辅国(704-762),原名静忠。生于武则天长安四年,幼年被阉,体貌丑陋羸弱。原来是管理马匹的小太监,因巴结唐玄宗宠信的大宦官高力士,四十岁进升为掌管马厩簿籍的小官。后来荐之于东宫,为太子李亨近侍。天宝十四年(755),发生了安史之乱,李辅国随玄宗出逃。
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宰相杨国忠被诛。李辅国预算到以后形势不妙,向太子献上一计,劝太子不要继续跟唐玄宗逃奔蜀,而应分兵前往北方,以图复兴。太子听从其计,与玄宗分道北行,行至灵武(今宁夏)李辅国又劝太子即皇帝位。
天宝十五年(756)七月,李亨在灵武即皇帝位,就是唐肃宗,年号至德,尊称玄宗李隆基为“上皇”。此举对平定“安史”之乱和隐定人心,有积极意义。肃宗即位后,对李辅国极为亲近信任,任命他为太子家令,判帅府行军司马,负责奏章军府,成为唐肃宗的心腹,赐名“护国”。
李辅国办事稳妥,谨慎小心。他“侍直帷幄,宣传诏命”,因而“四方文奏,宝印符契,晨夕军号”,肃宗“一以委之”。加之他信仰佛教,平日少言语,不吃荤,很少有人对他的专权进行猜忌。至德二年757)二月,肃宗至凤翔,益加信任李辅国,拜太子詹事,改名辅国。十月,肃宗回长安,李辅国被拜为殿中监兼陇右郡牧、京畿铸钱,封成国公,实封五百户。
专掌禁军,常住在皇宫,后又兼太仆卿。李辅国显赫一时,权倾朝野。他常在银台门主持决定朝廷大事,并设置察事听儿数十人,用来监督文武官员,员一旦哪有错误,就被审讯。对于州县的狱讼、官员的升降,李辅国常常自行决断,并且声称是皇帝的旨意。颁发诏书,只要有他的签署,就可施行,满朝文武大臣见后也不敢非议。
李辅国外出,有甲士数百人卫从,威风八面。宗室贵人不敢直呼其名,但呼“五郎”。李揆为宰相,也以子侄之礼相称,李辅国为“五父”。肃宗还替他娶元擢女儿为妻,因此元擢也当了梁州刺史。至德二年(757),玄宗回到长安,居住在兴庆宫。李辅国担心玄宗复辟,对自己不利,尤其是玄宗宠信的高力士,对他很瞧不起,这些,都使李辅国心里很不安。
有一次,玄宗宴请宾客,李辅国便乘机对肃宗说,太上皇勾结外臣,阴谋复位。肃宗信以为真,就在李辅国的策划下,把玄宗迁到甘露,并派人严加看守李辅国还把玄宗的心腹、专横跋扈一时的大宦官高力士也被流放到了巫州。当时,刑部尚书颜真卿,就因为上表问上皇玄宗起居,也遭到贬职处分。李岘是当朝宰相,对于李辅国用权,制诏不通过中书省等等行为,十分气愤,极力在肃宗面前说李辅国的恶劣行为,肃宗这才稍有醒悟,开始对李辅国加以检制。为此李辅国十分怨恨李岘。
有一次,凤翔七马坊押官盗掠他人财物,为天兴令谢夷甫依法捕杀。李辅国暗中怂恿押官妻上诉,肃宗诏监察御史孙莹十八日夜,遣人人其家杀之,携首、臂而去。时年五十九。代宗令主管部门捕刺客,刻木首葬之”,赠太傅,谥曰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