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近日,“男子发病两名医学生施救无效痛哭”的新闻引发关注。施救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的两名女研究生,虽然结果令人遗憾,但逝者家属当面致谢、母校成都中医药大学拟授予校长特别奖、四川省教育厅拟授予“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大量网友点赞,表达着对善行的赞许和嘉奖。然而,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条“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原因是两个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这剧情怎么样”的评论获6.1万点赞,更是格外突兀。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两名女医学生正在施救 视频截图
跪地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为救人误了火车,得知抢救无效时泪流满面……两位女大学生展现出了专业和冷静,更诠释着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医者仁心。正如成都中医药大学所表彰的那样,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学生誓言”。我们常说,医生是人不是神,不是每一次全力以赴都能挽回生命。而在急救事件中,抢救更多是争取时间和更多可能性,不能以结果是否达意来评判。于情于理,两名女大学生都无可指摘。
所幸,逝者家属当面表示感谢,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四川省教育厅肯定善行,及时澄清了真相,形成对恶语、谣言最好的反击,有效制止了一起恶性传播事件。但恶评背后,两个议题值得我们探讨。
表面上,这是一个“键盘侠”造谣带节奏的问题。常言道“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在人命关天面前,在救死扶伤的善行面前,这种行为无论是为调侃恶搞,还是抬杠抖机灵,都显然不合时宜,不仅混淆视听,所附加的道德审判、舆论压力还会寒了行善者的心,造成对逝者家属的二次伤害。并且,恶意借由互联网放大,还将严重扰乱网络秩序,败坏社会风气。虽然不苛求每个人都能见义勇为,但对他人善行义举不阴阳怪气是起码要求。正如逝者家属事后接受采访时谈到“不明真相随便乱评论是不道德的。”不仅不道德,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事实上已涉嫌违法。
网络行为规范之外,谣传的内容还延伸出一个“好人没好报”的社会话题。近些年,类似被助者反咬一口,或者对善行义举诸多挑剔、吹毛求疵、指指点点的事件确有发生。说起那6.1万点赞,倒也不见得都是赞同该观点或者抱着看戏心态,也可能是切合了人们对于现实中一些类似事件的观感。但要形成好的社会风气,本就应该更多弘扬正气;无底线的造谣,只会让一些个案造成的印象更加固化,放大人们的负面猜想,甚至得出更为偏激的结论。看到光亮,而不是一味喟叹人心险恶;看到进步,而不是一味抱怨人心不古,才能让更多人心存善意、放心行善。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发布虚假信息、散布网络谣言,还是恶意中伤诽谤、传播网络**,都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性中的善更是如同金子般珍贵的东西,在他人生命垂危时挺身而出无疑是至善的体现,而逝者家属、母校、网友等致谢、褒奖、点赞这份担当,同样是在传承善意。从这个意义上,那些中伤、质疑、造谣者显然是站在了善的对立面,若任其发酵,不仅会让人心蒙尘,还会抬高行善的门槛,让更多人望而却步,最终反噬社会的道德根基。
由此而言,人人都要强化法律意识,加强道德自律,坚持弘扬美德、传播真实。同时,平台和监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监管之责,执法机关更要严厉打击中伤善行等造谣传谣行为,以此引导舆论,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只有全社会共同呵护,扬善与惩恶并举,才能让互联网成为善意的放大器,而不是恶意的扬声筒,才能让人们心无顾虑而不是畏惧行善,才能不断涵养人心向善的良好风气。
这正是:行善无端遭恶评,“键盘侠”们要背锅。多措并举明是非,莫让好人不好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