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日军车辆还原很用心,为几秒镜头费巨资,除了一款运兵车

2020-09-02 08:51:27 作者: 《八佰》日军

《八佰》中使用的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实际上它是用国产GSL131爆破扫雷车来进行改装的。

■九八式6吨牵引车的历史照片,可见采用敞篷结构,可以搭载多名乘员。

九八式6吨牵引车是东京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根据日本陆军要求于1937年开发的全履带式火炮牵引车,于1938年完成样车,1939年制式采用。九八式6吨牵引车主要用于牵引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或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采用全履带底盘以获得较好的越野能力,其悬挂装置借鉴了九七式中型坦克的设计,全长4.3米,宽2.05米,高1.9米,全重6.9吨,安装1台110马力水冷柴油机,最高时速为24公里/小时,可以搭载7名乘员。这种牵引车产量很少,到1943年停产时仅生产了149辆。尽管从底盘特征和车首外形看,《八佰》中的运兵车确实与八九式牵引车颇有几分相似,但有两点截然不同:首先,九八式牵引车为敞篷结构,而片中车辆显然有封闭式的驾驶室;其次,片中车辆后部为载员舱,人员可以从车尾出入,而九八式牵引车采用动力后置布局,即便改为运输车型也不便于从车尾出入。

■九八式6吨牵引车的后部照片,可见车体后部的发动机舱和绞盘。

从运输功能和外形考察,《八佰》中的运兵车更接近于日本陆军在1941年列装的一式装甲运兵车,这是为了配合战车部队作战,搭载伴随步兵而开发的装甲车辆,由东京自动车工业日野工厂生产。一式装甲运兵车全长4.8米、宽2.2米、高2.5米,全重6.5吨,安装1台134马力风冷柴油机,最大速度42公里/小时,最大行程约300公里,车体装甲厚度仅有6毫米,最多可以搭载1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可以从车体两侧和车尾的舱门上下车,这一点倒是符合影片中的车辆特征,但一式运兵车的行走装置与影片显然有异。一式装甲运兵车另有半履带型号,两者总产量不足200辆,几乎没有留下实战记录。其实,不论九八式,还是一式,出现在《八佰》中其实都是一个BUG,因为这两种车辆都是在1937年以后才装备日军的,不可能出现在淞沪战场上。

■被美军缴获的日军一式装甲运兵车。

维克斯M25型轮式装甲车

《八佰》剧组在自创日军履带式运兵车的同时,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却漏掉了1937年淞沪战场上最具辨识度的日军装甲车辆,那就是维克斯M25型轮式装甲车。现在遗留的有关淞沪会战的历史照片上,这种带有半球形炮塔和2挺机枪的装甲车多有出现,也是参战的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的标志性装备。

■驻上海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装备的M25型装甲车。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维克斯公司为英国陆军开发了一系列轻型装甲车用于殖民地警戒,同时也出口其他国家,其中包括M25型装甲车,日本就是其用户之一。M25型装甲车长5米、宽1.88米、高2.61米,全重4.85吨,安装1台50马力水冷汽油机,最大速度64公里/小时,行程128公里,乘员4~5人。M25型装甲车的装甲厚度仅为5.5毫米,在车体上部安装一座半球形旋转炮塔,并列安装2挺7.7毫米机枪,备弹3500发。日本陆海军均有购入M25型装甲车,主要用于中国战场,比如驻上海的海军特别陆战队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和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都将这种装甲车辆投入战斗,频繁亮相媒体而闻名一时。考虑到当年进攻四行仓库的主力实际上是日本海军陆战队,那么如果一定要有装甲车辆出现在战场上,更大可能还是M25型装甲车。

■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装备的M25型装甲车的模型封绘。

结语

还原也好,自创也罢,《八佰》在日军军用车辆复原方面确实比较用心,因为除了少数对日军车辆有所了解的军迷外,很少有观众会辨识出车辆的具体型号,而这些特意制作的道具车辆在片中常常不过几秒钟的镜头,相比为之付出的成本而言可以说不成比例,但是为了最大可能地营造出真实的历史氛围,剧组依然敢于投入,这一点是值得敬佩的。相比某些抗日神剧中给五九式坦克画上一面膏药旗就冒充日军坦克的敷衍态度,应该给《八佰》的制作团队点个赞。

■抗日影视剧中由"五对轮"扮演的日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