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一周岁了 探访没有乡镇的龙港市

2020-09-27 09:34:07 作者: 中国最年轻的

  徐明贾的愿景,也在龙港市委、市政府的计划表上。龙港正在推进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推行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最温情、开放、包容的城市。不分城里人、乡下人,不分本地人、外地人,全域都是龙港市民。

  “时代在变,但改革的目标始终没变,最终就是要惠及龙港的老百姓。”郑建忠说,30多年前,龙港就喊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欢迎农民进城开店办厂”的建镇口号,如今龙港的改革任务并不比30年前轻。比如,传统部门制运行了数十年,带来了很强的惯性思维。龙港采取大部制,政府一共只有九大部门,但要对接上级几十个部门,开会时,相关负责人往往分身乏术。这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上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此,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树立部门工作适应龙港改革需要,而不是龙港改革适应部门工作的理念”。这种相对宽松的改革氛围,又让不少龙港人想起了1984年龙港农民自费建城时,那段满怀希望的岁月。

  机构瘦身职能增加

  “谁能干谁干、谁愿意干谁揭榜”

  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统战部、市基层治理委员会……龙港市政府所在地就是原来的“镇政府”,不过,老办公楼里,安排的是与全国所有县级市不同的全新的党政机构。

  龙港建市伊始,选择了大部制、扁平化的机构改革路径。经过精简合并,目前只有15个党政机构,全市所有行政编制人员1600余人,机构数量和人员数量仅为同类县(市、区)的40%。

  然而,全域183.9平方公里,38万人口、102个社区,民营企业众多,龙港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并不比兄弟县市轻松多少。一年来,龙港如何以较少的人管住了更多的事,保持了城市的正常运转?

  “通过大部制改革,以行政低成本、高效率,惠及龙港企业和广大市民。”龙港市委组织部部长潘健说,在顶层设计上,大部制将机构合并瘦身,减少部门间职能交叉、重复,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避免推诿扯皮。

  新加入龙港市经济发展局工作的陈炳建,对此深有感触。以前一个产业项目落地,要经过发改部门立项,经信部门准入,科技部门评估等一系列程序,“有时候定不下来,还得召集各部门开协调会,沟通费时费力”。

  如今机构瘦身后,发改、经信、科技等职能合并到一个部门中,工作不用在不同部门间来回传递,自己局内就可以一次完成。龙港企业家、浙江诚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杰告诉记者,公司年产12500万只无纺布环保袋生产线建设项目,“从项目赋码备案,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只用了8天。”

  机构合并意味着部门职能的增加,这对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忙,是许多干部调到这座年轻城市后的第一感受,但大家忙碌而不盲目,因为有着相对明确的目标导向和评价机制。龙港设立了“揭榜挂帅”项目化攻坚机制,干部不唯单位,“谁能干谁干、谁愿意干谁揭榜,给大家充分展现能力的舞台。”

  龙港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薛毓训,基层经验丰富,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今年6月,他还揭榜助推了涂厂社区24户居民的征迁工作。他此前在苍南县委办工作,工作也不轻松,“现在工作强度更大了,但目标明确,效率很高,自己也很有成就感。”据悉,“揭榜挂帅”按项目实行积分制,积分可作为干部优先晋升职级、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

  改革总是充满艰辛和坎坷。潘健坦言,龙港的大部制改革,砍编制、减机构,完全是“刀刃向内”的改革,质疑、抱怨、压力都有。这对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外部环境,广大龙港干部经受住了考验。新生的龙港市仍保持欣欣向荣的势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等6项增速指标排名温州首位。

  这是改革带来的成效,也是龙港进一步推动改革的信心所在。

来源: 浙江日报    | 作者:施力维 甘凌峰 见习记者 尹双红    | 责编:汪杰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