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虽遭遇疫情黑天鹅冲击,国内资本市场却展现出不错的活力,在前三季度的结构性行情中,不少主动权益基金获得了较为显著的超额回报。进入四季度,A股波动加大,市场风格轮动也在加快。站在当前时点,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哪些类型的基金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理财需求。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固收+”策略产品逐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而这类产品也恰好是我们常年深耕的产品类别。
广发基金混合资产部基金经理 谭昌杰
谈产品:“固收+”是一道菜,食材很重要
近年来,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理财中变得有些焦虑,存在银行里的钱很难跑赢通货膨胀,曾经红极一时的宝宝类货币基金风光不再,就连以前“稳赚不赔”的银行理财也不保本,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波动又比较大……那么,手上的闲钱如果不购买房产的话,到底该何去何从呢?作为公募基金管理人,我们也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到底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更好地匹配个人投资者的理财需求。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从长期看是匹配的。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比较适合的是低回撤的绝对收益目标产品。众所周知,大多数的公募基金属于相对收益产品,主要追求相对收益以及在同类基金中获得不错的排名。而绝对收益目标基金一般以绝对收益率以及净值回撤作为最主要的两个投资目标,是一种比货币基金以及短债基金更高阶的理财替代。
其中,采用“固收+”策略的偏债混合型产品就是绝对收益目标产品中一类典型的代表。这种策略主要是以确定性收益的资产作为底仓,加入一定比例的风险资产提高组合的预期收益,进而实现攻守兼备的投资目标。一般而言,固收部分配置的是价格波动较小的债券,主要是中短期高资质的信用债,能获取相对确定的票息收益。“+”的资产主要是价格波动较大的资产,比如可转债、长期限债券、各类股票等等,可能还会加入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衍生品以及新股、定增或者大宗等交易策略。
“固收+”策略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只要是以债券为主的股债混合基金,都可以称为“固收+”策略的产品,比如十几年前就出现的二级债基、保本基金等。只是早些年管理股债混合类产品的投资人员不太多,大部分是专注于债券投资或者专做股票。近些年来,具备多类资产管理经验的投资人员慢慢多起来,尤其是过去两年,没有特别大的市场调整,权益市场又能提供较高收益,使得这类产品在较小波动的基础上给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回报,为客户提供了不错的盈利体验。经过口口相传,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固收+”策略产品逐渐变得红火。也正是基于对客户和产品的这种深刻理解,我们计划在近期推出广发恒通6个月持有期混合基金,该产品将以绝对收益为目标,采用“固收+”策略,是一款适合理财替代的产品。
笔者喜欢把“固收+”策略的产品看作是基金经理要做的一道菜,一方面需要有位经过专业训练、有良好口碑的厨师来“操刀”;另一方面,还要有优质的食材作为保障。广发基金作为一家主动管理能力突出的大型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在股票、债券等资产领域均有深厚积累,连续三年荣获“固定收益金牛基金公司团队”奖,7次荣获“金牛基金公司”奖。有强大的投研平台支持,并配备了各类细分资产的专业投研团队,这相当于给股债混合类的基金经理提供了优质的食材,做出客户喜欢的一道菜,也就更加水到渠成。
观市场:股票震荡市、债券调整市下的结构性机会
进入四季度,股票市场延续震荡行情,债券市场继续调整,如何在股票、债券等不同资产中进行配置,成为客户关注的焦点。在笔者看来,投资者很难对市场的短期走势进行判断,因而,对于资产配置能力不是很强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将大部分资产委托给专业投资人管理,通过专业团队进行资产配置,有望实现较高的收益/风险比。其中,“固收+”策略产品是不错的配置工具,可以投资多类资产,部分资产之间有相互制衡和对冲的作用,可以降低整体组合的波动性。
在具体管理中,我们会在未来3-6个月的时间,对各类资产的趋势进行预判,分析哪些资产获取绝对收益的概率更高、空间更大,再根据概率的大小以及收益的空间来替换底仓的短债资产。对于笔者的产品而言,主要配置三类资产:短信用债、长利率债和股票。其中,最高等级中短期限国企债的票息收益是极低风险的确定性收益,长期限利率债和股票的波动相对大一些,需要做好择时和仓位的动态调整。
目前看来,中短债的票息收益在3.5-3.8%的区间,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能够为固收+类产品提供较高的安全垫;长债仍处于调整期,中短期内收益率仍有上行的压力,但收益率上行最快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短期很难再提升,后续是结构性行情,重点关注政府需求带来的板块机会。
具体到四季度股票市场投资,我们判断,大概率仍会延续震荡行情,超额收益主要来自结构性机会。一方面,经济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但美国大选和疫情仍有不确定性,客观上有望维持宽信用的政策,货币环境整体可能会率先回归到中性水平。在此背景下,预计股票资产的估值水平难有提升,后续还是要回归聚焦行业的景气度和公司的盈利能力。
短期来看,我们主要是关注三大需求: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以及海外需求。随着疫情防控情况的有序放开,国内消费需求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释放,目前仍有部分细分行业存在进一步挖掘的机会。外需方面,我们需要紧密跟踪出口数据中细分项的变化,在边际好转品类中寻找对应的行业及公司。政府消费是重点,基建、军工以及政府支持类的板块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推广
来源: 消费日报 | 作者:王新文 | 责编:华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