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弄学、摸鱼哲学走红后……我们找了4位今日头条创作者和你探讨“活得通透”

2020-11-09 17:41:34 作者: 糊弄学、摸鱼

   2020年的变化,重塑了很多年轻人的人生观。 这一年,很多人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意外比计划更先到来”的困境:失去工作、投资、留学机会……甚至是其它重要的东西。  由来已久的丧文化,再次闻风骚动。从豆瓣糊弄学小组的破圈走红,到小镇做题家们的无奈自嘲,在“现实教你好好做人”的鞭打之下,无论是避世的“活得爽”还是现世的“活得稳”,看似都有了充分的理由。

  

 

  当摸鱼哲学开始替代奋斗鸡汤,避世佛系的“活得爽”精神在年轻人中慢慢发酵,并得到追捧。 为此,有人真诚发问:“拒绝努力的年轻人,真的比老一辈活得更通透吗?” 这个话题甚至一度蹿上知乎热榜第 1 位。

  

 

  汹涌的讨论之下,让人不得不心生疑问:是时代变了吗?老一辈的“活得稳”的打拼精神是否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而被年轻人追捧的“活得爽”,是否又真的能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我们邀请到了4位来自不同行业的观察者,一起来探讨这个当下大家关心的问题:活得爽还是活得稳,在当下,你该如何抉择?  当我们谈论通透时,究竟在谈论什么?  节奏太快的时代,时不时总冒出些群体焦虑。  要与之对抗,活得爽的人靠心大,活得稳的人则依靠清醒的头脑,厘清自己真实想要的东西。

  

 

  今日头条创作者 尹烨  华大基因CEO、生物学博士尹烨,79年生。他目睹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也亲历了中产教育焦虑的蔓延。  举个很常见的例子,比如给孩子报兴趣班。 现在,有不少机构或者商家宣扬,给适龄儿童做一次基因检测,就可以预测孩子的天赋特质,再根据这个特质去诱导家长选择孩子的兴趣班。  但从事基因研究多年的尹烨知道,与其说这是“科学测试” ,不如说是“数码算命” ,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在信息时代的新形式。  毕竟,当人们的痛点被击中时,就是最容易掏出钱包的时候。父母们以为他们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但其实依旧陷入了盲目跟风的焦虑,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应该培养成什么样。

  

 

  出于科研工作者的良心,尹烨在今日头条上激浊扬清,但随之而来的,是意料中因“断人财路”而引发的争议。 但又怎样呢? 尹烨坦言:“做科普的要基于事实,坚持真相,引发思辨”。他觉得应该用自己的发声方式,让更多人意识到,基因研究的真正价值到底在哪里。  如果说,“看清世界”只是活得通透的第一步。那么更高的境界,是对“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精准定位。 金融学者管清友在面对年轻粉丝时,经常收到一些不成熟的提问:  “管老师,我看到一个收益很高的短线投资机会,会不会有风险?”  “听说现在是小牛市,我该不该入局炒股?”  对此,他并不热衷于在网上分享技术性操作,而是不断强调理财“定位”的重要性: “你要特别清楚哪些东西是你要得起的,哪些事情是你做不了的。”

  

 

  今日头条创作者 管清友  在他的哲学里,投资的理念、逻辑和策略,就是修行;搞清定位的过程,也是活得通透的过程。处在不同经济周期、发展阶段和金融环境的人,投资机会都是不一样的;目的不同、可投入的精力多少、资金多寡、布局年限,也都意味着不同的投资策略。

  

 

  在今日头条里,他很喜欢这样用武侠故事给自己的粉丝做比喻: 一个人很难赚到超出自己认知能力范围之外的钱。 少林寺和尚和青城派道长对待同一个招数,破解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在财经领域,比起想挣快钱、跟风投资,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以便于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是更高境界的通透。  年轻人的妥协,能换来“通透”吗?  选择“活得稳”,还是“活得爽”,最终意味着2种不同人生选择的分野:  选择“活得稳”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努力;  而选择“活得爽”的人选择清静无为,顺势躺平。  就像很多父母辈用他们的人生经验去约束子女——在他们看来,人生的考试有标准答案,子女的人生路径也有最正确的“正道” ,似乎只要按照社会普遍认同的既定程式去走,人生就错不了。  适应这个程式,年轻人往往需要做出妥协。而妥协往往会被认同为“懂事”乃至“成熟”,这似乎就是最好的结果。  在大学任教的工程学博士“三一博士”则有不同的见解。2018年,他开始成为自媒体创作者,本来也是普通人家孩子,也追求“过得稳”的生活。他也有机会选择不折腾、守规矩,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

  

 

  今日头条创作者 三一博士  但他嗅到了不安。如果说工业时代的父母辈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会通透,那么信息爆炸时代留给这届年轻人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了。  在全力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的当下,一成不变地做着“分内”的工作,仿佛在运转的跑步机上站着不动——不仅不稳,反而落后了。  有学生和他聊职业规划,希望毕业后找到有编制的国企设计院,认个好领导,把他伺候周到,就能稳稳当当地干一辈子; 也有学生和他诉苦自己的专业“路子窄”,前途受限; 还有的学生陷入严重的“同龄人焦虑”,在对比中丧失自信,索性破罐子破摔。  而他则反问:“你才20岁,这么早就把自己的人生框住了吗?你不想出去看看吗?” 这既是他对学生的点醒,也是对自己的审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