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提醒莫迪政府:印度不是中国 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说?

2020-11-16 17:43:15 作者: 印媒提醒莫迪

  印度《印度时报》网站11月15日文章,原题:印度不是中国,复制其产业、贸易政策会招致制裁

  政府宣布了一项与生产挂钩的激励措施(PLI),金额为销售额的4%至6%,5年内耗资约2万亿卢比(占GDP的0.7%),适用于11个行业中承诺投资和大规模增产的公司。这意味着,印度试图复制中国的“产业政策”,或者说国家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使其成为国家龙头企业。这样做的风险很大。因为印度不是中国。

  (莫迪政府宣传的)Atmanirbhar意指“自力更生”。政府说这不是“自给自足”,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曾尝试过“自给自足”,但结果是灾难性的。“自力更生”的目标不仅仅是为印度生产,还为世界生产,把印度打造为出口中心,同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莫迪 新华社资料图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印度将进口什么?如果印度把进口拒之门外,但却大规模出口,那将招致对印度出口的制裁,就像中国所遭遇的那样。北京多年来一直能够幸免,因为它最初很穷,出口的是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对西方没有威胁。一旦中国变得更富有,在高科技领域与西方竞争,就会受到谴责和制裁。这也是对印度的警告。

  在印度还是一个出口有限的穷国时,可以将进口拒之门外,而不必担心报复。但印度强大了,就必须对进口敞开大门,否则会面临制裁。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对印度实施了一系列贸易制裁,影响到印度价值60亿美元的出口。

  尼赫鲁时期的“自给自足”只带来了3.5%的GDP增长。有观点认为,各国必须培育“婴儿产业”,让它成长,变得强大、有竞争力。然而,印度的“婴儿”们拒绝成长,变成了没有竞争力的“老年人”。

  莫迪寻求创建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产业,创建拥有顶尖技术和规模经济的大规模生产中心,成为全球出口中心。这比尼赫鲁的愿景要好得多。但它仍然有补贴高成本产业的风险,而这些产业永远不会具有竞争力。

  中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的土地征用既便宜又快速,而这在印度耗时且昂贵。印度的电力成本属于世界上最高的之一,中国的电力则属于最便宜的。中国的基础设施和运输成本极具竞争力,印度的竞争力低得可怜。中国有劳动力的灵活性,印度没有。复制中国的政策并不仅仅意味着产业政策和补贴,它还意味着在其他政治敏感领域推动大规模改革,这在印度这样的国家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