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新消息2021解读:与虹桥机场重组意味着什么?

2021-06-16 12:51:56 作者: 上海机场新消

  因年初免税业务生变而股价暴跌的“千亿白马”――上海机场,突然宣布重大资产重组,拟将虹桥机场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此举能否提振其低迷的股价?

  6月9日晚间,上海机场突发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购买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机场集团”)持有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暂定名、简称“虹桥公司”)100%股权、上海机场集团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简称“物流公司”)100%股权及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相关资产(简称“浦东第四跑道”);同时,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公告显示,鉴于目前交易各方对本次交易仅达成初步意向,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经向上交所申请,公司股票自6月10日(星期四)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本次交易对方为机场集团,机场集团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而交易标的共涉及三个主体,分别是虹桥公司、物流公司、浦东第四跑道。

  这意味着上海机场可能将被注入上述三个主体资产。

  事实上,基于上海机场由来已久的同业竞争问题,外界对于本次重组外界并非没有预期,但由于同业竞争问题存在时间久远,此举仍有些意外。

  看似解决同业竞争 实则推进资产上市

  在过往年报中,公司也曾对存在同业竞争情况及解决措施等予以了披露:目前公司运营管理浦东机场,公司控股股东机场集团运营管理虹桥机场。

  根据《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对两场功能的布局定位,是以浦东机场为主构建枢纽航线网络和航班波,虹桥机场在枢纽结构中发挥辅助作用,以点对点运营为主,因此,双方的客户基本上是区别化的。

  上海机场在年报中阐述:“目前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主要体现为双方可能竞争某一航线在虹桥机场或者浦东机场起降。但是,根据目前管理体制,公司、机场集团和航空公司尚不能自主确定航线在虹桥机场或者浦东机场起降,民航局对航线安排具有决定权,因此,该等竞争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市场化的同业竞争,而是目前民航局统一计划管理下的形式上的、非市场化的、被动的、间接的、较为缓和的竞争。”

  因此可以看出,同业竞争似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对于解决措施和后续计划,机场集团曾承诺:集团公司将继续努力推进核心资产上市工作,积极履行承诺,实现通过一个上市公司整合集团内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解决同业竞争的目标,并一如既往地注重和保护股东利益。

  不过这一承诺最早是在2004年1月3日,彼时承诺对象为公司中小股东,承诺类型为:“解决同业竞争”。

  事实上,虹桥机场也曾是上市公司资产,不过在2003年12月31日,上海机场与机场集团签订了《资产置换协议》,将上海机场绝大部分资产和业务从虹桥机场转移到浦东机场,同时拥有浦东机场的候机楼一期跑道等资产,业务集中于浦东机场的经营管理与地面保障。

  在上海机场中小投资者看来,这场久拖未决的资产注入和同业竞争问题颇为折腾。不过不论以前如何坎坷,这次重组一旦成功,无疑将提振其近期表现低迷的股价。

  免税业务遭变故 疫情重创难恢复

  上海机场今年股价暴跌,从年初至今其市值已经跌去三分之一,市值从1500亿元左右缩水至941亿元,主要原因就是其利润最高的免税业务受到影响:由于与中国中免重签协议,导致2020年度确认的免税店租金收入大幅下滑。

  4月23日,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上海机场董事长表示:“受到海南的离岛免税、市内的免税店以及跨境电商,还有进口关税持续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机场口岸免税消费的购买力已经发生了变化,浦东机场此前的免税红利难以为继。”

  市值缩水一方面是免税红利消失,另一方面则是疫情影响。2021年一季度,上海机场的业绩同比由盈转亏,连续四季度出现亏损。报告期内,上海机场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减少47.05%;归母净利润亏损4.3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0.81元。

  就连一直看好的张坤,面对免税格局的突变,今年一季度也对上海机场进行了减仓操作,在今年易方达中小盘混合一季度报告里,上海机场已经退出了前十大持仓股,而去年四季度,上海机场曾位列易方达中小盘混合第8大重仓股,这也是自2016年4季度以来,上海机场首次消失在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前十大重仓股名列。

  然而此次上海机场资产重组,注入的业务依然是传统的航空性业务,可能对股价的提振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