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新打起了退堂鼓,觉得自己还年轻,不如趁早换一个工作。母亲同他说:“条条蛇都是咬人的。”哪个行业都不容易,都要付出,而“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学会了一门手艺,一辈子都能生存。
吴元新把母亲的话听了进去,开始正视这份工作,沉下心学习。“当我真正学下去的时候,感觉有学不完的东西。我每天都是第1个到染坊,最后一个出来的。”
当时有客商来采购,吴元新和同事们穿着的确良“洋布”接待,客商反而穿着他们看不上的“土布”。但那些“土布”做成了衣服,穿在他们身上,怎么显得比“洋布”还时尚?吴元新心底想着:“土布”好像也不那么“土”嘛。
“一个人”的传承
1982年,在单位的支持下,吴元新考入宜兴陶瓷学校美术专业。3年学习中,吴元新没有和陶瓷结缘,反而因为从陶瓷等技艺上借鉴、琢磨蓝印花布的纹样创新,成为图案画得最好的学生。毕业后,吴元新留校教授图案设计,还带动学生们集思广益。他把设计出来的纹样寄回原来的印染厂里,给学生们换取报酬。
1987年,全国第1家旅游工艺品研究所在南通筹建,蓝印花布成为其中一项研究内容。吴元新应聘而归,一头扎在蓝印花布的纹样设计研究中。
早在印染厂工作时,为了满足客商对纹样设计的要求,吴元新就经常走街串巷,或是通过亲朋好友联系,收集民间流传下来的蓝印花布实物,仿制纹样,再重新组合。
有时他听到某地有蓝印花布,赶过去时,却是老人已经过世,生前吃穿用度的物品按照习俗一并都烧去了。次数多了之后,吴元新开始觉得有些不是滋味,一种对蓝印花布的情感和责任感悄然在心底发芽:要和时间赛跑,把民间流传着的蓝印花布都“抢”下来。
1996年,研究所被一家鞋帽厂兼并,他从事了10年的蓝印花布研究设计岗位将不复存在,整个南通可能也就剩下二三十位师傅。36岁的吴元新第三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