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互联网|金乡大蒜:电商年销近9亿,农户变身产业工人

2022-08-22 12:32:26 作者: 农业与互联网

  张金鹏向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解释了背后原因:“大蒜的价格不像一双鞋,成本浮动很小。大蒜价格浮动很大,这里有对未来行情的预估。假如5斤的大蒜每单成本10元钱,我可能卖9.5元,流量就很大,转化率也会变高。即使我现在赔钱,可能5天之后,9.5元的价格我可能是赚钱的,但有的商户养成这种习惯之后,就很难赚钱了。”

  电商经营者遇到第二个困境是当地的物流成本过高,5斤大蒜每单的快递费要3.3元,比附近的河南地区要高出几毛钱,这对于每天过万单的电商经营者来说,成本过大,失去了竞争优势。

  金乡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也向课题组证实了这一说法:“快递价格是由快递企业所在省公司制定的,县里并没有决定权。”

  就在2022年6月11日,金乡县商务局、市场监管局以及金乡邮政管理局曾组织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召开座谈会,讨论快递企业如何支持电商发展的问题。

  “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都讲了自己的困难,快递行业也是微利行业,利润在1毛钱左右,要想从快递费上降成本很难。”一位参会人员称。

  金乡邮政管理局此前也对本地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做了调研,得出结论是,要想把快递费用降低,除非是将电商企业与快递分拣中心集中在一个园区,通过降低运输成本的方式,降低快递费用。

  “这就需要政府在土地指标上给予政策支持。”该负责人称。

电商竞争激烈,在给当地农民带来增收机会的同时,如何获取政策支持,降本增效,不断优化管理,成为新的考验。 权义 图

  产业协会:产销数据至关重要

  大蒜商贩,用货车运载着从农户那里收来的大蒜到大蒜交易市场,等着收购商们开价。一斤大蒜他们要拿到5分的纯利润。

  “每斤大蒜0.03元的经纪人费用,0.15元的冷库存放费用,0.03元的耗损费用。由于冷库存放基本在1000吨左右,收购商一旦将大蒜入库就面临着巨大风险,去年由于大蒜价格下跌,我亏了几百万。”来自福建的收购商蔡先生称。

  2021年,山东金乡一般混级大蒜库外蒜(6-8月)采购均价2.54元/斤,到了2022年3月,出库价格已经跌破1.6元/斤。

  “去年储存商基本上全军覆没,7成以上的储存商都赔钱。”金乡县大蒜协会秘书长杨桂华介绍道。

  杨桂华告诉课题组:“农产品基本有一个供需怪圈,大蒜也不例外。大蒜上涨时,农户的种植面积增大,总产量大,第二年大蒜价格就会下跌;价格下跌,农户的种植积极性降低,总产量减少,第二年价格就会上涨。”

  “这就彰显了数据的重要性。种植面积、产量、库存量、天气状况、国内销售量,出口量都会影响大蒜的销售价格。”在调研期间,杨桂华不断接到收购商朋友的电话,来咨询是否到了入手大蒜的时机。

  今年大蒜成熟时,价格比往年要低一些,一般混级的大蒜价格在1.8元左右。杨桂华每天晚上11点都不能正常入睡,咨询信息的电话络绎不绝。

  “现在收购商都很纠结,担心价格低时如果不入手,就错失赚钱机会,同时也担心价格降下来赔钱。”杨桂华介绍道。

  金乡县大蒜协会在今年6月组织人员对全国冷库大蒜库存量做了一次统计,目前全国冷库有大蒜226万吨左右,金乡产区冷库有154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要多了一倍。

  “今年储存收购积极性比较高,都认为今年大蒜价格偏低,目前基本上是蒜农的成本价。”杨桂华称。

  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秘书长张宏波,一直从事大蒜代收、代购、加工、储存的业务。“以前,大家对数据信息并不重视,每年大蒜种多少,库存量有多少,没有人去统计,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市场信息并不透明,那时候蒜价暴涨暴跌,不利于产业发展。”张宏波说。

  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2008年开始对金乡县内的数据进行统计,2014年将这项统计推广到全国大蒜主产区。

  “大蒜价格的变化本质上就是供求关系,把大蒜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信息进行梳理、整理、发布,可以有效指导蒜农生产,蒜商经营,也可以为市场提出预警。”张宏波表示。

  价格波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金乡县农业局正高级研究员王乃建也表示一些担忧,“一些企业在巨大波动中亏损太多,就死掉了,也不利于产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只是告诉人们有效的市场信息还不行,还要和蒜农形成一种稳定的利益关系。欧美国家的经验是一定要农民参加组织,跟组织之间要有利益分配关系,组织提供的信息能够形成商业指令,农户要听,如果不听的话你就会付出很大代价。”

数据来源:金乡大蒜储存协会、山东百盛投资有限公司 傅小凡 制图

  未来:做大电商份额是大势所趋

  电商份额如何越做越大?在调研中,电商商户和平台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周玉亭是当地一位电商从业者,他说:“我们的蒜直接从原产地发到消费者手里,质量要比超市的蒜好,价格也并不比超市、菜店的价格高。”

  他的网店每天300单左右,工人按天计酬,必须保证大蒜质量。但他觉得利润要比其他电商大,可持续发展。

  “要让消费者吃到真正的金乡好蒜,把金乡大蒜的品牌在互联网上做起来,而不是劣质蒜驱逐优质蒜,这需要平台做出一些机制改变,让优质店铺也能获得流量。”刘国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