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互联网|金乡大蒜:电商年销近9亿,农户变身产业工人

2022-08-22 12:32:26 作者: 农业与互联网

  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了解到,也有一部分电商企业开始转型,为社区买菜平台供货,角色从销售商转变为了供货商,张金鹏和刘国赛都进入了这一赛道。

  “角色转变之后,我们不再担心价格波动,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寻找符合平台的货源,把控好大蒜质量。”

  “和任何市场一样,正常的价格机制,有利于优化部分没有本地货源,对供应链了解不深入,经营粗放的商家,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但价格不是最重要因素,我们更注重产业带的长期发展。拼多多鼓励商家对产地农产品从大小、规格等维度进行标准化分级,以品质为基础,发展品牌影响力。对于有品质基础和品牌意识的优质农产品,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3年来已经累计补贴4万款农产品,不少商家已经超越了价格竞争的模式。”拼多多相关负责人称。

  该负责人介绍,“平台也有成体系的消费者保护机制。消费者对质量的评价,对产品的需求,可以很灵敏地传导到产地。复购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要获得长期竞争力的商家,需要兼顾价格和质量,放低产品质量的商家,会很快被消费者淘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农业产业链的盈利点不在生产基地,可能在产业链的某一环节,特别是分销环节,这一环节一定要利用好。

  党国英进一步分析道:“首先要把利益分配做好,讲品质、讲供需衔接,这一点就需要蒜农的配合,如果蒜农没有利润,就会有其他商业竞争介入,农民就会跑到另外一个渠道里去。能否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协调,在金乡建立全国性的蒜农合作社,通过蒜农合作社解决销售环节和蒜农之间的这种关系。有了这种稳定的经济关系之后,蒜农才有可能去配合全国性的流通组织。”

  党国英觉得,中国农产品面临主要三个问题:成本控制、产量控制、品质控制。这三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跨区域发展。

  “经验看的话就是范围越大,市场统一程度越高,解决成本控制、产量控制、品质控制越容易,优势越足。”党国英说。

  金乡现在已经不只是生产中心,更重要的作用是分销中心,流通中心,这对大蒜产业发展是一个成熟的标志。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互联网深入融合到大蒜产销环节后,在当地政府、平台企业、物流企业以及众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金乡大蒜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还可以走出一条产业链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富裕之路。

  [本文执笔人:权义,课题组成员:南储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韩仲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樊盛涛(澎湃新闻)、权义(澎湃新闻)。课题统筹协调:田春玲(澎湃新闻)]